第184章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第1/2頁)
章節報錯
“侄兒拜見叔祖父。”荀攸首先鞠躬一禮,拜見的自然是故司空荀爽。
荀爽笑眯眯地受禮,然後向老董一禮:“太尉。”
“荀公,今日身體還好?”老董也趕緊回禮,關切道:“老夫命人送來的藥材,都吃了麼?”
“多謝太尉掛念。”荀爽今日看起來精神還不錯,也未咳嗽。
然後看向荀攸,吩咐道:“公達,代老夫向太尉介紹……”
“唯。”荀攸隨即又是一禮,拜向另一人引薦道:“太尉,此乃在下叔父荀衢,代理族中事務。”
荀衢五十來歲,儒雅隨和,笑呵呵地向老董施禮:“見過太尉。”
“久仰久仰。”
“侄兒拜見堂大叔父。”荀攸又向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人施禮,介紹道:“太尉,此乃在下堂叔父荀悅,字仲豫。”
“久仰久仰。”這位老董記得,獻帝劉協的老師。
他最大的思想成就是《申鑑》五篇,著作中抨擊讖緯符瑞,反對土地兼併,主張為政者要興農桑以養其性,審好惡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明賞罰以統其法。
想到這些,老董忍不住插了一嘴:“敢問先生,對老夫在洛陽的改革商制、開闢財源一事有何見解?”
荀悅的社會政治思想,如今已然成熟。
聞聽老董詢問後,竟十分謙虛答道:“回太尉,在下所學深受黃老、儒家影響,也融合一些法墨之說,然這些都不主張興倡商業。”
“可前些時日受叔父相邀至洛陽,見此地商貿大興且秩序儼然,百姓受其惠,朝廷得其利,心中震動不已。”
“此番太尉詢問,在下真不知當如何評述。請容在下用心調研考察一番後,再向太尉討教。”
“大善!”老董當即點頭讚許,道:“仲豫所言,老成持重之道。理論來源於實踐,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當真乃實幹興邦之語!”
“嗯……這些時日仲豫有空,便多去洛陽三市轉轉,有什麼感想體悟就寫下來,老夫洗耳恭聽。”
嘴上說著,心裡便想著等掌握造紙製墨和印刷技術後,一定要讓荀悅把《申鑑》五篇變成六篇,作為日後科舉的策論題。
“唔……侄兒拜見堂二叔父。”此時,荀攸又向第四人施禮,介紹道:“此乃荀衍,字休若。”
“久仰久仰。”這人老董也知道,荀彧的兄長,文武兼備。
歷史上以監軍校尉守鄴,督河北事。曹操征討袁尚時,高幹降而復叛,遣兵密謀襲鄴,被荀衍察覺,盡誅之。
可惜他加入曹氏集團時,曹操麾下已人才濟濟。再有才能的人,也只能成為龐大機構裡的一顆螺絲釘。
也虧有真本事兒,否則史書上,恐怕都不會留下關於他的那一筆。
針對這等事件,有位張姓的後世巾幗先賢,便語重心長地說了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啊!”
“侄兒拜見堂三叔父。”
這個不用荀攸介紹,就是被老董鎖住留下來的荀諶:嗯,以後弄個外交部門,派他去舌戰群儒。
“侄兒拜見堂四叔父。”
終於到了荀彧,老董當即大鼻子湊過去,果然聞到荀彧身上一股淡淡的香味,讓他熏熏然有種陶醉的感覺。
“文若,今日燻的什麼香?”
荀彧原本含笑等待著向老董施禮,沒想到這傢伙如此自來熟,搞得他不由有些窘迫:“回,回太尉,是雞舌香。”
“汝每日都要燻上一陣麼?”
“呃……”荀彧眼神兒有些慌了,但還是答道:“然也。”
“隔幾日換個味兒?……老燻一個味兒的,不覺得膩麼?”
說著轉了個圈兒,又問道:“如老夫這般的,燻什麼香聞起來比較風雅,文若有沒有好的推薦?最好是那種斬女香,又不讓覺得娘炮的。”
“……”
一旁賈詡見狀,嘴角開始抽抽兒:人家荀彧君子如玉,每日薰香與人交談後餘香三日,那是一段美談。
你這死醜胖子長啥樣兒,心裡沒點數麼?居然也想照貓畫虎,就不怕別人說你東施效顰?
而且聽後面的話,似乎還想擦花抹粉、勾引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