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不在的這段時日,爾等都知道該做什麼吧?”拿著湯匙呼嚕嚕喝了口小米粥,老董望向大廳上的兩側心腹。

朱儁咬了口肉包子,道:“太尉放心地去吧,禁宮之外、京城之內的防衛,老夫會徹底篩選鞏固一番,還汝個固若金湯的洛陽。”

執金吾秩中二千石, 原本職掌京師治安,督捕盜賊,負責宮廷之外、京城之內的警衛,戒備非常水火之事,管理中央武庫,皇帝出行則掌護衛及儀仗隊。

但只負責這些, 老董感覺對朱儁來說,有些大材小用。便上表將城門守備的職權, 也劃分到執金吾的職掌。

一來他管理起來更方便省心, 二來朱儁權柄重了,心裡也高興、幹勁兒更足。

至於說上表便要更改朝廷官制,難道就沒人反對?

袁隗現在還在棺材裡躺著呢,繡衣使最近更是褆騎四出,大出風頭。官場上見風使舵那是基本素養,頭鐵的早就向地府報道了。

“單說做什麼便可,不用說‘放心地去吧’。老夫還沒到袁隗那歲數兒,更不會走得不安詳,還讓爾等操心……”老董幽怨地看了眼朱儁,但神色還是挺滿意的。

聞聽這回答,董璜知洛陽要務還是‘穩’字為先,當即有了答案可以現抄:“侄兒這段時日會整頓好禁宮內的防備,若有人膽敢強攻擅闖,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董旻便有些犯難。

他這個軍中第二人的身份有些虛,感覺沒啥具體的事務, 試探回道:“兄長,我便負責帶好留在城中的三萬大軍?”

“嗯……”老董點頭,補充道:“沒事兒的時候, 再多跟公偉、子幹,討教下統御練兵的事宜。”

“多關注下義真和老夫那裡的平叛情況,多讀書、多看報、多實踐,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唯。”任務跟自己當中郎將時沒啥區別,董旻樂呵呵地應承下來。感覺今日的兄長,語氣好溫柔……

沒辦法,每個陶醉在酸臭愛情中的男孩,哪怕是年紀高達五十二歲的老男孩,心情都會美好,對待身邊的人也會很寬容。

至於徐榮那裡,不用問了:他要帶上兩萬大軍,陪同老董上中牟前線,徹底擊垮盤踞在酸棗抱窩計程車人武裝。

於是,目光便看向華歆。

這邊智商都是很高的,不待老董發問,已學會搶答的華歆便道:“太尉,出征所需的輜重屬下已備好。後續的糧秣器械也在籌措中, 斷然不會耽誤前線的戰事。”

“善。”老董點頭, 又看向鍾繇。

“太尉不在的這段時日,屬下會繼續配合繡衣使揪出那些害民之賊, 清查他們的財產。同時會與御史臺、洛陽丞配合,查清他們的案件,公告洛陽上下。”

“好。”老董很滿意,接著是李儒。

“太尉放心,屬下一來會整頓徒隸與繡衣使,不負太尉賦予的刺奸監察之託。二來會繼續與元常、司馬建公、御史中丞配合,抓捕那些暗懷鬼胎之人!”

“汝辦事,老夫放心。”老董更加滿意,最後看向剛被自己提為校書令的許靖。

漢代沒校書令這個職位,但老董刊發全國性的報簡、弘揚文化娛樂有需要,便上表建立校書署這個機構,屬太常管轄。

初代目校書令為許靖,秩比千石。

阮瑀、路粹二人為編撰,秩六百,主要負責報簡的文章編撰,搶佔數百年來計程車人輿論高地。

同時,也給了校書署掌藝文圖籍、創作文藝之權,由邯鄲淳擔任編書中郎負責,品秩也為六百石。

啥,上表就要胡亂增設朝廷機構官職,難道沒人管麼?

老董就表示:呵……袁紹逆賊都自封車騎將軍了,堂堂太尉增設個機構和官職怎麼了?

尼姑的屁股,和尚摸得,我老董就摸不得?

“這段時日,屬下會與阮博士、路博士多撰寫些有關忠逆的評文,另外將前線的戰報訊息也多報道一番。”許靖胸有成竹回道。

沒想到,老董卻蹙起了眉。

“太尉,可是有何不妥?”許靖蹙眉,開始自我反思:這思路,感覺沒啥問題啊?

“方向沒錯,切入點太過宏大了。”老董開口指點,道:“汝不是評人出名的麼,為何不將矛頭直指袁紹的為人?”

“比如他乃袁逢婢使所出的庶子,明明是過繼給已死無子的伯父袁成,偏自稱是袁氏的長子長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