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諸位聽我一言!(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此賊子與太尉比起來,可謂高下立判吶!”
“某家真心不知,這朝堂上究竟還藏著多少如此道德敗壞、尸位素餐之輩,阻礙太尉一番拳拳愛民報國之心!”
蔡琰愣愣聽完,真心不得不佩服:沒想到這一番慷慨陳詞,非但沒跑題,還拉一踩一、首尾呼應,果然才高八斗!
現在侄女承認,叔父的確才情不凡!
當然,無恥方面更是甩侄女十萬八千里!
“閣下言之有理,無恥逆賊竟敢作出如此禽獸不如之事!”茶樓中一名士子裝扮的年輕人,聽後豁然拍案起身,激憤不已。
周遭士子朋友也紛紛附和,義憤填膺:“豈有此理,飽讀經書卻不知忠義廉恥,簡直丟盡了我們士人的臉!”
“吾等這便去太學請願,務必要將這何顒正法,為天下秉心自守士人正名!”
“同去,同去!……”
看戲至此,蔡琰已知老董今天帶自己來此的目的,娥眉輕蹙:“叔父,何伯求得罪了你麼?”
如她這般冰雪聰明之人,早就看出訊息中的破綻:宮廷戒備森嚴,外臣無召不可擅入……這根本不是什麼男女之間的花邊八卦,而是一場殘酷的政治博弈。
在士人完全掌控輿論的時代,董卓除了武力脅迫、威懾恫嚇外,是沒有其他手段的。
但這一切,自今天起徹底結束。
報簡一經出現,董卓便改寫了輿論的掌控權:一個人是好是壞、品行高下,乃至詔令的解讀,民心向背,全由這份所謂的報簡說了算。
蔡琰本就是士林之人,深知刀筆犀利有時抵得上十萬兵馬——若董卓獨攬這報簡的發聲權,便在武力之上披上一件輿論外衣。
“何伯求並未得罪過老夫。”老董聞言搖了搖頭,認真地道:“政治傾軋何須私人恩怨,他只不過想弄死老夫。”
說完,又補充道:“還是兩次。”
蔡琰默默點頭,感覺今日的茶沒那麼香了,語氣疏離:“多謝叔父今日請侄女飲茶,只是侄女一介女子,對朝中之事並無多大興趣。”
聽出蔡琰口中的清冷,老董志得意滿的神色不由一黯,憮然道:“昭姬,老夫以為你是懂我的……”
“叔父……”她剛才是真對董卓這般犀利狠辣的手段有些非議,卻沒想到,眼前這位看起來老謀深算、強大霸道的叔父,竟對自己流露出如此脆弱的一面。
難道,自己在他心中,份量很不一般?
再仔細想想,也覺此事實在怨不得老董:憑什麼別人一而再陷害,叔父只能引頸就戮,連一點自保反擊的手段都不得有?
一番心思電轉,蔡琰的心就軟了下來,柔柔地道:“叔父誤會了,侄女並非不在乎叔父。只是生性清淡,真不想知曉太多權力傾軋紛爭。”
“不過,若叔父有用得著侄女的地方,一定會鼎力相助的。”
“昭姬,叔父錯怪你了,你果然能看穿我的偽裝,讓我可以安心卸下偽裝……”
蔡琰不懂這騷話的出處,被這麼一誇不由笑靨如花,道:“叔父放心,侄女早知你是心懷天下、愛民如子的老實人,自然會站在你這一邊的。”
老董臉色一黑,下意識反抗道:“侄女,老夫不是老實人。”
“不,叔父你是,在侄女心中一直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