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兩日蔡邕過得很不順心。為了這改革洛陽坊市一事,自己的女兒耍起了小性子,非逼自己表明態度。

“父親!”誰知此言一出,蔡琰罕見地冷下了臉,放下碗筷道:“女兒知你多年亡命奔波,尤其母親病死對你打擊很大,心灰意懶不想再過問朝政。”

“然父親乃海內名儒,自當為生民請命。且叔父此舉利國利民,毫無私心,父親又豈能退而自守作壁上觀?”

看著女兒堅定的眼神,蔡邕從中看到了失望和祈求。想了想,才問道:“若此番父親仍無作為,你日後是否做飯都會如此?”

“不會……”蔡琰搖了搖頭。

蔡邕鬆了口氣。

沒想到,隨後蔡琰又道:“鹽那麼貴,每日採買都受限,女兒又怎會多放?……日後,女兒當一粒都不會放!”

……

此刻見董卓明顯要作怒,以勢壓人。蔡邕驀然彷彿又看到女兒失望的眼神,父愛上湧之下,當即起身便要替老董撐腰。

這是一名老父親最後的倔強!

沒想到,還沒等他出列,董卓便已開口:“據某所知,古時人們茹毛飲血、野蠻矇昧,至周時才漸有禮制,約束其言談舉止。”

說著看向韓融,睥睨問道:“不知元長所言的古制,是指上古的無序,還是周禮?”

“自是周禮!”

“那周禮當中,可有重農抑商之說?”老董等的就是這一刻,當即反戈一擊。

氣勢洶洶的韓融當即啞口無言,畢竟重農抑商乃秦時商鞅變法時才有,周朝非但不禁,還使得商國人還紛紛重操舊業。至春秋戰國時,列國已有大量有錢有勢的商人,其中又以陶朱公范蠡、呂不韋兩人最為有名。

“周時並不禁商,才使天下之物流通南北,暢通東西,百姓得其所需。唯秦時窮兵黷武,困束百姓於土地之上,刀兵四起、殺戮無度。直至我大漢四海一統,休養生息,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

“值此之時,爾還墨守成規,不知變通,困使百姓餘不得賣、需不得買,如此竟還有臉在朝堂上誇誇其談,虛譽欺人,誠為天下笑耳!”

說著,老董不屑地看向韓融,振臂一甩袖:“早知如此,老夫上表公車徵辟時,便當少汝一人,也可為朝議省下些時間!”

一番話落下,韓融驚了。

蔡邕也驚了。

袁隗、何顒、周毖、伍瓊、鄭泰五人都驚了!

不,嚴格來說,滿朝百官都傻了眼,不敢置信地看向董卓:他,他不是西涼一粗鄙武夫麼,怎如此才辯犀利、邏輯縝密?

尤其先挖坑又坐等韓融入坑的才辯機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簡直有如神來之筆。

情急下思維大亂的韓融,又羞又怒卻又無可奈何,只能訕訕地退回座位,用寬袖掩面無顏見人……

而準備了滿肚子辯詞蔡邕,發現都不如老董這般立竿見影,理直氣壯。抬頭愣愣看著董卓,驚愕到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好巧,老董此時也看到了他。

微微一笑後,淡淡揮手,意思彷彿在說:“您就歇著罷,說過今日之事不勞煩你,就不用您開口說半個字兒!”

“今天,我要效仿演義裡的後輩諸葛亮,舌戰群儒,一個打十個!”

“天不生我老董,漢代噴屆萬古如長夜!”

“哼,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