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也挺不理解的,收回手道疑惑道:“我就是回答了個問題,你怎麼就跟被雷劈了一樣,整個人都傻了?”

“叔父,侄女又沒作何傷天害理之事,怎能咒我被雷劈?”驚愕羞赧的蔡琰聞言,當時哭笑不得:“侄女只是……只是沒想到叔父腹中有此錦繡。”

“啥錦繡,就是胡餅、鹿脯和一些醃鹹菜。”董卓又故意拍拍肚子,好似想看看裡面到底有啥。

一向嚴謹的蔡琰哪見過這些,又忍不住掩袖笑起來。

美人就是美人,一顰一笑,輕怒薄嗔都是人間難得一見的風景。

老董不由感覺滿室生春,明豔不可方物,同時也暗下自得:嗯,撩妹技術依舊嫻熟。

蔡琰從未如此輕鬆過,笑得有些花枝微顫,好不容易剋制下來,才又認真地道:“叔父言之有理,但小女還是不敢苟同。”

“即便不說治國方略,單從黎庶百姓的角度講,也不覺得多事商賈之業有何好處。”

說著,繼續引經據典:“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董卓聞言一凜,這話可有些重:畢竟所謂恆產便是土地,百姓沒了土地,就會天下大亂的!

“況乎商賈不勞而獲、囤積居奇、以奸為利,倘若大興商賈之事,則流毒世間,民受蠱惑漁利,人心不古,叔父如之奈何?”

這時蔡琰都未發現,自己語氣方式已經變了。

之前雖沒表現出來,但內心也認為是在為董卓答疑解惑。可聽了上一番回覆,態度已轉變為奏對討論。

董卓聽後也蹙眉思忖片刻,隨後才回道:“侄女,你這是在偷換概念……恆產不一定指的就是土地,若一商賈經營一家鋪面,誠信為本,名聲在外,四周百姓有所需皆來他這裡採買,又何嘗不是一筆恆產?”

“這?……”

蔡琰一時又愣住了,身為小農經濟的土著,她天生認定恆產就是土地,還從未想過以商為業,也可以算作恆產的。

“至於你說的奸商行徑,老夫也不否認。”

“不過也正如你說,他若想以此為恆產,還需誠信經營。否則名聲壞了,百姓便不會從他那裡採買,又何以為繼?”

“更何況,這種行徑也是我等要堅決打擊的。”

“教化弘揚斷不能少,賞善除惡更不可停。若放逐不管,不是朝堂大夫有先見之明,而是他們怠惰懶政!”

“叔父……”聽完這些,蔡琰再度認真地看了一眼董卓,明眸微眨,吐氣如蘭:“如此聽來,叔父此番找家父不是一時性起,而是早有謀劃。”

“不錯,民生多艱,能有一絲一毫改變,亦是好的。”

眺望視窗,老董似有感而發:“叔父雖出身縣尉之家,然涼州乃苦寒之地,比不得洛陽繁華。加之又自小遊歷,見過太多黎庶黔首家無餘物。”

“此番若能讓他們採買便利些,縱冒天下大不韙又如何?”

說完,回過頭笑了一下:“畢竟,叔父的名聲本就不怎麼樣……既然他們說我囂張跋扈,那便囂張跋扈些又何妨?”

“叔父……”蔡琰聽完,神色漸漸肅穆起來。隨即就地盈盈一禮,道:“小女代天下百姓,謝過叔父美意。”

不料,就在董卓要扶她起來時,蔡琰又抬起頭,緩緩道:“可這重農抑商的國策,小女還是認為不可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