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泰、伍瓊、周毖三人已不耐何顒的故弄玄虛,但就在他們準備開口時,愕然發現袁隗竟神色大變,身子直接為之踉蹌,後退了兩步。

三人趕緊起身去扶,便見袁隗目眥欲裂:“好個董賊!……竟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人神共憤之事,簡直該千刀萬剮、碎屍萬段!”

“太傅!……”

“袁公!……”

三人還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一旁的何顒卻已忍不住裝逼的慾望,冷冷開口道:“三位難道還看不出,這玉片乃是金縷玉衣中的其中一片?”

“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漢代最高規格的喪葬殮服,帝王或高階貴族下葬時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線。

其原因是漢代人認為玉乃“山嶽精英”,將金玉置於人的九竅,人的精氣就不會外洩,能使屍骨不腐,可求來世再生。

最關鍵的一環被補全,三人瞬間明白了整個事件的脈絡,身形也不由為之一震:“那,那董賊竟與李儒、賈詡密謀,派賊子呂布盜取了先帝陵墓!?”

“西涼鄙夫,無君無父,罪大惡極!”

“如此所為,其無後乎!”

“呵,諸位只在此恨聲咒罵,無能狂怒,莫非便能罵死董賊乎?”何顒此時卻又來了一句,微微一笑。

三人當即大怒,鄭泰憤而指責:“何伯求,汝亦食祿漢朝,今董賊倒行逆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汝竟不思報國而反笑耶?”

倒是袁隗老謀深算,已看出點苗頭兒,壓住大怒的三人看向何顒道:“伯求,是汝勘破了董賊逆舉,想必此番也已有了對策?”

“袁公,”何顒便一拱手,神色詭秘:“吾等知曉了此事,便如此義憤填膺。大漢養士百年,人心歸附,又何愁捨命報國之義士?”

袁隗神色一動,當即會意:“伯求的意思是?……”

鄭泰、伍瓊、周毖三人聞言,亦同時驚醒,轉怒為喜道:“不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董賊盜取陵墓一事也並非天衣無縫。”

“我等只需悄悄告知他人,不用親自動手,洛陽血性義士便會自起也!”

“屆時星火燎原,各世家大族亦同仇敵愾,再加之我等提前聯絡的四方群雄,定可撥亂反正,還漢室一朗朗青天!”

三人只用寥寥數語,便將計謀商定。袁隗思忖片刻,也不由頷首總結道:“董賊自作聰明,真求死心切也!”

說罷急步回到主位,望向廳中四人道:“事不宜遲,爾等速速回府,就此事派家丁、僮客、佃戶悄悄向外傳言。”

“作下如此重逆無道之事,整座洛陽已如薪火澆油,只需一點風聲便可四方風動、燎原萬里,董賊覆滅之日可期矣!”

“唯。”四人聞言,都覺身上陡然覆上無上的使命,施了一禮後快步離去。

留下袁隗一人又默默拿出那枚玉片,閉目深思片刻,貪戀地緩緩道:“若除了這禍國的董賊,令士族大夫執掌朝堂、調衡陰陽……老夫百年之後,或也可金縷玉衣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