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聞名史書上的那位‘乾爹殺手’呂布,呂奉先。

面對這位歷史上會幹掉自己的傢伙,他突然想到了什麼,忍不住露出狡黠的笑容:“吾兒……可有何高見?”

‘吾兒’這兩字,特意拉長了聲調。

沒曾想,呂布聽後非但不覺得恥辱,反而還很高興自得的樣子,抱拳道:“人無信而不可立,義父乃當今太尉,手掌天下兵權,更當言出法隨、一諾千金。”

“況且我幷州兒郎對義父傾心投效,一是為匡扶漢室、建功立業,二來便是敬慕義父風采,高義薄雲。義父又豈能朝令夕改,令將士們寒心?”

一番話落,老董忍不住氣怒攻心,真想當場剁了這傢伙:好兒子,我怎麼不知道你還如此能說會道?

史書上,可沒記載這一條啊!

不過想想也是,你肯定是有點兒文化的,否則在丁原賬下,也幹不了主簿一職。

更令他惱怒且哭笑不得的是,其他將領聞聽,也都憋不住了。奈何又沒啥文化,只能一個個跳出來道:“說得對!”

“太尉,俺也是這樣想的!”

“俺也一樣!”

……

看到這一幕,老董連氣都生不出來:好傢伙,果然一個個都是殺人放火的好手兒,有你們這麼一群貴物輔佐,我董某人何愁不身首異處?

偏偏自己又被逼到眾意難違的境地,要沒個緩衝就力排眾議,看樣子他們非反了不可。

當下,目光急忙看向董旻。

沒想到這傢伙好像也被煽動了,眼神兒都變得期待熾烈,就等著自己回心轉意。

好在也是這一瞥,老董又發現一人。

那人面容方正剛毅,坐在群情洶洶中一直沉默寡言,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此時更蹙眉沉思,彷彿絲毫沒將眾人的喧鬧聽在耳中。

想起這人身份,老董不由心下一喜,開口問道:“徐中郎為何愁眉不展,可是另有高見?”

此人乃徐榮,遼東玄菟人,董卓麾下的一名中郎將。

不同於演義中與夏侯惇交手不過數回,便被斬於馬下的三流武將,老董深知徐榮精通兵略,戰功卓著,後來更擊敗過曹操和孫堅兩位大佬。

但他因非涼州人士,又鶴立雞群,頗受涼州系將領的排擠。在這樣的軍議中,也很少主動開口。

此番聞聽董卓問話,才起身抱拳道:“太尉,卑下只是覺得為兵者,當恃強而不凌弱。黎庶們本就苦寒無依,洗掠不祥。”

“況且我等收編的兵卒,故大將軍舊部及南北二軍,大多乃洛陽人士。若令他們殺掠同鄉,也恐激起兵變……”

此言一出,適才群情洶洶之勢,立時如烈火烹油中倒入了一盆涼水。在場將校皆怒氣衝衝看向徐榮,恨不能將其生吞活剝。

老董卻如嚴寒中尋到了暖手寶一般熨帖無比,不等眾人群起詰難,當即點頭贊同道:“徐中郎言之有理,今日老夫召集諸位,正是為取消洗掠洛陽一事。”

這話一落,可比徐榮剛才有威力多了。

滿堂將校一個個彷彿被施了定身魔法,連面部表情管理都做不到,一個個又怒又驚,模樣看起來很是滑稽。

就連徐榮,也有些不敢置信,抬頭愕然看了董卓一眼。

一時間,滿堂靜默。

空氣彷彿凝固了般,無言中又醞釀著說不出的詭異。似乎只等一個契機,就會突然炸裂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