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抓到江城王,屈楚覺得遺憾,但也只能打道回府。

雖然江城王逃走了,但他帶來的一萬多軍隊卻沒能逃走。

洛府守備很有能力,不僅對洛府的地形、街道、建築和居民環境瞭如指掌,就是對洛府的佈防管控也非常到位。

他安排三萬洛府守備軍同時行動,以雷厲風行之勢,只一天時間,就將江城王帶來的一萬多私軍抓捕擒獲。

當然,反抗的也就地殺了。

在行動的過程中,洛府守備軍敲響了應急鑼鼓,這是表示洛府有重大緊急事情發生,讓百姓呆在家裡不要出來。

屈楚發現:

當應急鑼鼓敲響後,百姓雖然有些驚惶,但並沒有亂躥,也沒有呼天叫地,而是快速地將該關的門關上、該歇業的歇業,紛紛躲回家中或店鋪內。

屈楚問高平:“你們之前組織百姓演練過?”

高平道:

“每年總會來一次應急事情演習,只不過演習前會貼榜公告,也會敲鑼打鼓事先通知,而這一次沒有。”

屈楚心裡對洛府守備的印象好了兩分,雖然這個守備是方令如安排的人,至少他是個稱職的官員。

“那洛府城主呢?他也不反對守備組織的應急演習嗎?”

“只要不傷及他的利益,洛府城主倒也與其他官員相安無事,也不干涉守備的事務。”

屈楚暗自思忖:

這樣看來,洛府城主也不是什麼昏聵狹隘之人。而且洛府能保持如此繁盛情景,百姓安居樂業,也有洛府城主之功。

想當初她去江淮一帶時,有著經濟底蘊的江淮一片蕭條,還有百姓流離失所。與江淮當初的情形相比,洛府要好上許多。

有了這些認識,屈楚心裡對洛府城主的印象也好了幾分,對洛府城主喜歡宴請及送人小妾的行為也能寬容。

只要他能心繫百姓,不是逆賊和細作,管他是朝中哪位大人的人都無關緊要。

儘管守備已做得足夠好,這個清掃過程還是免不了流血和死亡,也免不了有無辜百姓遭殃,但在屈楚看來,這樣的傷亡情況已是極好。

屈楚暗自慶幸:假若守備真的投靠江城王,以他對洛府的熟悉瞭解程度,自已想要控制住洛府還真沒有那麼容易。

戰局控制住了,接下來的善後工作也不容忽視。

原本洛府的善後工作應該由洛府城主帶頭實施,只是屈楚到現在還沒見過洛府城主。

正在屈楚考慮要不要派人去找洛府城主時,高平帶著一個人進來。

“將軍,這是洛府城主。”

屈楚的視線掃向洛府城主。

洛府城主露出一個親和的笑容,“之前不知將軍來了洛府,有怠慢之處還忘海涵。”

“無妨”,屈楚道:“你來了正好,洛府剛平息一場風波,你來善後。”

如果是平息事端之前,屈楚不敢用他,現在事情已平息,將他與江淮以前的官員對比後發現他要強上不少,屈楚覺得可以一用。

洛府城主沒有拒絕。

“下官是聽到應急鑼鼓響起才知道洛府出了事,事情完了後下官立即趕了過來。安撫百姓是下官份內之事。

只是,剛才在來的路上下官發現雖然受傷的百姓不多,但遭受財產損失的百姓卻不少,下官有個想法,能不能聯合洛府當地的官坤一起救治?”

屈楚對洛府的情形不瞭解,因此她並不擅自做主。

“安撫治下百姓原本是你份內之事,該如何安撫你自已做主便是。只有一條:不能借著為百姓謀利飽自已私囊,如果被我知曉,定是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