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楚將今天從嬌蕊那裡聽到的事情都說了一遍。

寧佑北嘆道:

“沒想到江淮兩地的官員都不受皇兄掌控了,淮王也早就和他們勾結在了一起。”

想到江淮的亂局,屈楚也有些同情起皇上來。

雖然說他身為皇上,但最富庶的江淮之地竟然沒在他手裡掌控著。

屈楚問道:

“江淮總督和方海昌所說的銀子、你說會不會就是這幾年少掉的鹽稅收入?”

寧佑北點頭,“極有可能。”

他之前還懷疑方海昌瞞下這許多銀子是給三皇子準備的,沒想到卻是為了某位王爺。

“你說如果方海昌真的將瞞下來的鹽稅收入給了某位王爺,他是圖什麼?”

屈楚想不明白。

方家想要支援某位王爺上位的話,直接支援三皇子就好,幹嘛要捨近求遠?

這也是寧佑北想不明白的地方。

“阿楚,你說這位王爺到底是誰?方海昌將鹽稅銀子給他的事情方丞相知不知道?”

屈楚想了想:

“我覺得是淮王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是淮王,他完全沒有必要讓江淮總督替他問,他和方海昌見面比江淮總督和方海昌見面更方便,他自己問不就好了?何必多此一舉!”

淮王府和江淮鹽運司府衙都在淮城中心,而江淮總督府卻是設在淮城北面。

寧佑北也覺得淮王的可能性不大。

“阿楚,那你覺得背後控制江淮之地的到底是荊王還是江城王?”

屈楚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在腦中將這些人物關係理了一遍。

“如果看表面的情形,似乎是江城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為和江淮總督關係最密切的就是江城王和淮王。

既然不是淮王,那就很有可能是江城王。

但是這只是表面看起來而已,並沒有實質性的證據。

而且我覺得荊王也有可能。

他很有手段,又有隋立敬囤兵十萬在江淮東側,如果說是他控制住了江淮一帶也不是不可能。

但這些都只是猜測,並沒有實質性的證據。”

寧佑北頭都要大了。

屈楚說的這些他早就想過了,他再問屈楚,只是想佐證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

可是就像屈楚說的,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猜測,沒有任何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