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馬小龍能幹,一切都基於他有足夠的財力支撐,對街坊們的幫助,九牛一毛都算不上,還能落個好名聲,何樂而不為?

人就是這樣,當活到一定的階層、地位之後,所求的就不再是世俗的金錢和權力,而是生前身後名。

除了腦子有毛病的,又有誰不願死後落個好名聲?就秦檜那樣的,子孫後代都不敢承認他這個祖宗。

真要是有人敢承認,那肯定是社會出問題了。

別說,現在以及未來十幾二十年,社會確實出了這樣的問題,名聲臭不要緊,只要能引流,能變現,甚至有人敢認鬼子當祖宗。

三十晚上,一家人剛吃完熱氣騰騰的餃子,就守在電視機前一塊看春晚。

今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出現了新搭檔,就比如馮鞏跟牛群拆夥了,今年換了郭冬臨搭檔,一段《舊曲新唱》,直接帶火了津城的狗不理包子。

原本只是民間一小吃的包子,就這樣火遍全國,併成為津城的一張名片,走上了小吃變禮品的奢侈之路,同時也是脫離群眾的不歸路。

潘長江跟鞏漢林也跟‘潘金蓮’搭檔了一回,演了個《同桌的她》。

老實說,不好笑。

新晉小品王趙大爺和宋丹丹的小品《鐘點工》也誕生了一些金句,比如‘再嘮十塊錢的’、‘你穿上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你脫了馬甲我照樣認識你’等等。

還有唯一一次登上春晚的文興宇老爺子,也跟蔡明和句號演了個小品。不知道文興宇是誰?就是《我愛我家》裡的退休老爸傅明。

而倪萍和趙忠祥這兩位陪伴了無數人十幾年的春晚主持人,也表演了一段小節目《品茶》,而這一年之後,兩人就離開了春晚舞臺,標誌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總體來說,今年語言類節目比往年要差了很多,歌舞表演什麼的也邀請了大量港臺明星,說實話,不太好看。

馬小龍倒是看到了未來的蒙面大魔王譚晶出現在了春晚舞臺上,但也只是眾多歌手中的一員,並不起眼,要不是他眼尖,都認不出這人是譚晶。

但,怎麼說呢!譚晶這種水平的在國家隊多的是,她之所以在蒙面和歌手舞臺上以大魔王的姿態碾壓了所有人,還是因為流行舞臺的水平太低了,譚晶去參加這種節目,跟下鄉慰問沒什麼區別,主要目的就是讓當地人感受紅太陽的溫暖。

順便讓流行圈感受一下自己有多麼拙劣。

今年春晚還有個在馬小龍看來有點異常的事,今年春晚,沒唱《難忘今宵》。

今年春晚的最後一首歌曲是《今夜無眠》,也不知道什麼原因?

回憶過去這一年,澳城迴歸算是一件最大的歷史事件,也因此有不少澳城的藝人登上了春晚舞臺,算是給華夏的九十年代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但今年的春晚不好看也是真的,再加上現如今家庭電腦使用者的增多,大年三十晚上不看春晚,用電腦上網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地方臺也在不久的將來陸續推出自己的春晚節目,導致央媽的春晚收視率越來越低,很多年輕人甚至都不看春晚了,這直接導致國內百姓擁有共同回憶的節目越來越少。

華夏,終究走向了豐富多彩的未來,再沒有任何一個節目能夠引發全國所有老百姓的共同回憶。

多虧小鎮目前的管理還不夠嚴,今年零點的時候,馬小龍依舊陪著女孩們放了半小時的鞭炮和煙花,但這樣的場景也會在不久的將來逐漸消失,老百姓想盡情的燃放煙花爆竹,基本上只能在農村看到了。

新年第一天,馬小龍收到了許多的手機拜年簡訊。隨著手機的降價,這兩年用得起手機的使用者越來越多,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發簡訊拜年的形式也漸漸開始流行起來。

給馬小龍發簡訊的,基本上都是當年跟他有過直接接觸的人,就比如出版社的編輯,小龍科技的一些主要部門負責人,小龍娛樂的馮褲子、葛大爺,還有被他治好了癌症的趙老師以及馬教練,他們都發來了拜年簡訊。

馬小龍手機上沒有群發功能,只能一條一條的回覆,麻煩死了。

另外,今年來他們家拜年的街坊鄰居特別多,招待這些人就花了大半天時間,等閒下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

年初二這天,馬小龍和硃砂去雙獅村給二老拜年,今年老爺子和老太太沒去京城和朱玲玲過年,因為朱玲玲根本就沒在國內,這會兒正跟米粒家談生意,特別的忙。

老兩口倒也不在意,而且心情相當好,因為他們兒子,馬小龍的岳父,在去年得了一對龍鳳胎,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朱家終於有後了。

對農村人來說,生女孩不叫有後,因為女孩終究是別人家的,想要延續香火,只能生男孩,雖然老頭跟老太太很疼硃砂這個孫女,但當年在知道硃砂跟馬小龍成了以後,直接就把孫女推了過去,完全沒有半點不捨,生動展現了他們內心對女孩並不是特別看重。

但對這個新生的孫子,為了能經常看看這個孫子,老兩口買了新電腦,拉了網線,還買了攝像頭,時不時的會跟李家坡的兒子影片,每當看到胖嘟嘟的孫子,樂的跟什麼似的。

老兩口甚至準備辦理護照,打算過完年就去李家坡看看孫子。

哦,對了,還有個孫女。

馬小龍和硃砂來拜年,老兩口很高興,最高興的,還是馬小龍在院子練武場暴打村裡小小子的時候。

這幾年,馬小龍真是給他們老兩口掙了不少面子。

馬小龍有多少錢?他們不是很看重,他們的女兒也特別有錢,但馬小龍的武功高強,打遍全村無敵手,讓他們在村子裡能挺胸抬頭的活著,才是讓他們最看重的。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風俗,一個地方的人有一個地方的活法,在雙獅村,有個武藝高強的女婿、孫女婿,就是能讓老人揚眉吐氣。

馬小龍給二老掙足了面子,二老對馬小龍這個孫女婿也是格外的喜愛,好吃好喝的陪著,這大半天,可是讓老兩口樂得合不攏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