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再見。”

“老師再見。”

學校門口,隊伍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真可惜。”得知馬小龍家往左,硃砂揮揮手:“再見。”轉身往右走,單馬尾搖搖晃晃。

馬小龍轉身看著學校大門兩側的牆面,左面寫著‘百年大計’,右面寫著‘教育為本’,紅漆漆的大字格外顯眼。

校門上方寫著‘茶店小學’四個紅字,舊了,漆皮都掉了。

學校門口右側還有擺小攤賣零食、玩具和文具的小攤販,馬小龍摸摸褲兜,轉身回家。

貧窮限制了我的消費。

前幾天下了雨,路面坑坑窪窪,真是好多年沒見過這麼差的路面了,懷念,但嫌棄。

馬小龍的家離學校很近,步行只需五分鐘,全速衝刺甚至不用一分鐘,這麼短的路途中間,卻有一間造紙廠,不過效益不好,幾年後就會倒閉。

記得小時候進去偷過紙?

不重要。

臨近一家住戶養了幾頭山羊。

忘了小學幾年級,有一篇課文上寫著一段話,只記得一個大概:‘我上去抓住山羊角,它一扭頭,把我摔了一個大跟頭’。

過去這麼多年,他依然記得。

為什麼?因為有‘熊同學’在放學路上就跟這家養的山羊玩了這麼一出。當然也是剛學了這篇課文,順手模仿所致。

路邊還有一家養了鴿子,不為送信,不為好玩,單純為了賣錢。

雖然現在窮人多,但改革開放也十個年頭了,萬元戶也出了不少,人有錢容易騷包,吃喝就想跟別人不一樣,尤其這幾年港片進入,烤乳鴿成了那些有錢人的嚐鮮美食。

馬小龍二十年後也吃過烤乳鴿,還不如烤雞好吃呢!不但貴,肉還少,純屬有錢燒的。

前方出現岔路口,往前直走五十米是運河邊沿,簡稱河沿,聽老人說二十年前還有船舶水運,但現在已經沒了。這一段的南北橫向五百米,東西縱向五十米被圈成了環運河帶,運河水位下降,成了閒人和孩子玩水摸魚的娛樂場所。

左轉是一條水泥板路蓋住下水道的小巷,再走一百米就是馬小龍的家。

踩著水泥板路交接的縫隙,看著左右兩側的破舊平房,陌生又熟悉。十幾年後,這裡會被拆遷,蓋成連片的樓房和商業區,他重生前,這裡的房價達到了每平萬元上下。

而現在,一萬塊就能買一百平米的帶院平房。比如他的家,連屋帶院超過兩百平米,兩萬塊錢應該能買走。

馬小龍老爸是火柴廠員工,每月一百多塊工資,打死也買不起房子,至於為什麼住上了這麼大的房子?

全靠吃‘軟飯’。

老爸農村出身,上有兩個同母異父的哥哥,下有同父同母的一弟一妹,自幼窮的揭不開鍋,上完小學就頂門立戶單過了。雖然沒什麼本事,但不怕吃苦,勤勞肯幹,農閒時還會蹬著三輪去城裡拉腳送貨,賺點辛苦錢。

二十三歲那年蹬三輪給火柴廠送貨,被火柴廠老員工的姥爺一眼相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就把自家小女兒介紹給了他。

之後的發展很魔幻,年輕男女王八看綠豆,轉月就結了婚,轉年有了馬小龍,再轉年有了馬小鳳,兒女雙全,速度堪比短道速滑,一不小心就包攬金銀牌了。

計劃生育?嗐!嗶嗶嗶——404……

現在老爸住的房子是姥爺的房子,工作也是姥爺提前退休頂的班,代價是姥爺和姥姥跟著過,老爸算是上門女婿,以後要給二老養老送終。

好在姥爺、姥姥很尊重這個女婿,馬小龍和馬小鳳出生後都隨了父姓,老爸也拿二老當親生父母一樣孝順,除了窮點,一家六口倒也其樂融融。

但窮是原罪,雖然吃飽沒問題,但肉蛋奶攝入不足,對生長發育期的馬小龍極其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