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最後一天,一位老人離開了人間。

冰心,這位世紀老人在這一天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99歲。

冰心老人出生於1900年,去世於1999年,剛好見證了一整個世紀的變遷。

冰心老人是在28號晚上九點多去世的,網路上是晚上十點以後有了相關報導,而電視上則是在第二天的早間新聞報導的這條訊息。

一家人坐在一塊吃早飯的時候看到這則新聞,姥爺倍感遺憾:“冰心奶奶走了啊!太可惜了。”

“是啊!”姥姥剛看到主持人說完冰心老人出生和去世的時間,說道:“這冰心老奶奶要是早生一年,晚死一年就好了。”

“為什麼?”姥爺不解。

“那就能見證三個世紀了。”姥姥說道。

“……”

馬小龍一口粥差點沒噴出來,好不容易把粥嚥下去,笑道:“姥姥說的對,真要那樣,冰心奶奶就不是世紀老人,而是三世紀老人了。”

“就是嘛!”姥姥樂了:“還是我大孫子會說話。”

眾人忍俊不禁,好好一件悲傷的事,硬是讓姥姥搞成了歡樂的事。

早飯過後,馬小龍去了一趟基地辦公樓,和基地負責人見了一面,聊了一些後續發展事項。

基地的發展比預期的要好的多、快的多,導致一些基礎設施配套無法達到要求,就比如相應的公路、公交站,還有規範化的車隊、司機,這些都會影響到外界對當地市容市貌的看法。

上面也比較重視這個事,不過有些內容還需要基地負責人去和上面的人面談,順帶著提出基地後續發展以及相關的配套需求,這些都需要上面的人出面解決。

作為上面的一把手,李援朝也在積極準備這次會面,作為空降而來的一把手,為的是什麼?不就是漂亮的政績嗎!而在這個時代,發展就是硬道理。

要想發展,需要什麼?上面的領導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其實是長遠的規劃,還有……錢!

沒錢你發展個錘子!

作為李援朝最大的倚靠,馬小龍的科研基地直接關係到了他的未來。

另一方面,李援朝的太太孫豔也已經做好了和科研基地負責人會面的準備,她想為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出一份力。一方面加快城鎮建設,能讓自己老公有更多的政績,另一方面,順帶著也賺上一筆小錢錢。

夫妻二人正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作為他們的孩子,李信這個年過的那是相當苦逼。

短短二十幾天時間,整個人都瘦了五六斤,但是效果是很好的,在頭懸梁錐刺股,發憤圖強的努力之下,總算是把學習進度追到了初二上半年的水平,按照這種進度,只需要再有三五個月,就能追到高中的學習進度了。

十六七歲的年輕人正抗造,這種魔鬼學習法非但沒讓他累出一身毛病,反而讓他養成了不學習不舒服斯基的習慣,這段時間除了吃喝拉撒睡,幾乎放棄了一切娛樂和社交,徹底跟學習幹上了。

成果喜人,但李援朝和孫豔也是真的心疼,當了十年小魔頭的孩子突然改邪歸正,痛改前非,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不,這都不是,這是……

“絕世武功,我一定要學會絕世武功……”

每每聽到李信的夢囈,李援朝和孫豔就一臉黑線。

武俠,害人不淺。

……

寒假最後幾天,馬小龍和硃砂回了河沿的家,張志玲和陳珺也回來了,別墅留給了姥爺、姥姥和馬小鳳這三個貪圖享受的人。

張志玲和陳珺還是住在對面家裡,馬小龍和硃砂難得享受了幾天二人世界的甜蜜。

正月十五,姥爺、姥姥、馬小鳳,還有馬強生、劉英都回來了,過了今天,一家人又要各奔西東,在此之前,總要吃頓團圓飯。

今天一大早,馬小龍就親手搖了百來個元宵,兩種口味,一種是五仁的,一種是水果的,下鍋煮熟與眾人分食乾淨,香甜軟糯,湯汁也非常的粘稠,喝進胃裡特別舒服。

“真好吃。”馬小鳳一個人吃了二十個元宵,道:“哥哥做的元宵比外面賣的好吃多了。”

“好吃也別多吃。”馬小龍道:“熱量炸彈,吃多了容易胖。”

“我不怕胖。”馬小鳳說道:“我又不像嫂子跟小珺似的,為了以後當大明星,還得管理身材,有好吃的先吃進肚子裡才是自己的。”

劉英噗嗤一笑,道:“說的好,吃進肚子才是自己的,小砂跟小珺就是太在意身材了,平時吃飯都得控制,太受罪了。”

這話說的硃砂和陳珺滿臉無奈,她們也不想的,都怪馬小龍去年暑假說她們要開始學習身材管理,才讓她們失去了很多享用美食的樂趣。

“都怪你!”硃砂用幽怨地眼神瞪了他一眼。

馬小龍兩手一攤:“這能怪我嗎?想當明星,又不想管理身材,天底下哪有這種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