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朱玲玲想生孩子(第2/3頁)
章節報錯
&n,雖然緩慢了,但依舊在長個,也不知道最後會多高?
“嗯,再有個四五年也要找婆家了。”姥姥感慨道:“時間過得可真快,一轉眼十五六年就這麼過去了。”
“是啊!”張志玲比了比大腿根,道:“我跟小珺搬回來都快十年了,當年見到小龍跟小鳳的時候,還都是這麼大點的孩子呢!”
“早呢!早呢!”馬小鳳搖搖頭,道:“我要先把事業做起來,等事業有成了再找物件。到時候我直接找個大明星,讓你們看看我的本事。”
“哈哈哈,不錯不錯,找大明星好。”姥爺樂道:“我看林芝穎不錯,年輕有為,長得也好看。”
“他不行。”馬小鳳連連搖頭:“他個頭還沒我高呢!不般配。”
“呃……”眾人打量著馬小鳳的個頭,也是有些無奈:“好好一個姑娘家長這麼高,找物件都不容易。”
“我哪高了?明明是那些男孩太矮了。”馬小鳳摟著馬小龍胳膊:“你看我哥哥,這個頭才正常呢!”
“那是你哥哥高。”姥姥笑道:“別說,咱家這倆孩子個頭都挺高的,小砂個頭也高,以後要是生了孩子,估計都得一米八打底。”
一米五八的陳珺:“……”
一米五五的張志玲嘆了口氣:“我家就不行了,個頭都挺矮的。”
“不矮不矮。”馬小龍說道:“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平均身高,媽你的個子在同齡人中算是正常的,小珺也是平均身高,再說小珺才十三,還有的長呢!”
“長也長不了多少了。”張志玲說道:“小珺她爸也才一米六五,遺傳,沒辦法。”
能面色如常的說出‘小珺她爸’這四個字,可見她是真的走出了當年的陰影。
馬小龍笑道:“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遺傳只是一方面,只要平時適量運動,多曬太陽,充足睡眠,營養充足,身高還是能多長個五到十厘米的,再說小珺也不矮,超過一米六絕對沒問題。”
陳珺聽了很開心,一如既往的笑成了憨憨:(?′?`?*??*
之後馬小龍又帶眾人去看了看張志玲的音樂培訓學校,以及超跑和電動車的生產線。
在三倍加班費的作用下,大過年的依舊有超過八成的工人堅守在生產第一線,一個個乾的都是熱火朝天,沒有一個人偷懶。
在高工資的待遇下,再加上三倍的加班費,沒有人敢偷懶,沒有人想失去這份工作。
臨近中午,眾人一起去食堂吃了頓員工餐。
看著食堂的規模和菜品,姥爺跟姥姥都很驚訝:“嚯!這的伙食也太好了吧!”
十幾種家庭小炒,燒餅油條饅頭米飯的純主食,還有包子、盒子這樣的帶餡兒主食,小米粥、大麥粥、豆漿、番茄蛋湯四種湯類,外加五香雞蛋、各種鹹菜、水煮花生、水煮毛豆等小配菜,這要是再來點小酒,真就可以一坐一整天。
“還不錯吧!”馬小龍呵呵笑道:“每個員工每天十塊錢伙食補貼,不但能吃飽,還能吃好。”
單論吃飯,現在十塊錢的購買力放在二十年後絕對有五十塊的購買力,五十塊錢吃兩頓飯,這伙食相當可以了。
“還是小龍對工人好。”姥爺感慨道:“去年全國下崗的工人可是……”
“說這個幹什麼。”姥姥道:“大過年的別給大夥添堵。”
“不說了,不說了。”姥爺搖搖頭,道:“我就是覺得在小龍手底下的工人都有福氣。”
“嗯,小龍這兩年幹得不錯。”眾人紛紛點頭稱讚。
“主要是我乾的都是高精尖的技術工業。”馬小龍說道:“比如發動機、超跑、電動車、電池、機械錶,除了機械錶之外,其它的都是技術要求非常高的工種,沒多少人跟我搶市場,想搶也是有心無力,自然賺錢就多。
但國內大部分工廠都屬於低技術工種,像是服裝廠、鞋帽廠、火柴廠、造紙廠什麼的,技術要求不高,乾的人又多,自然就分攤了利潤,搞的大家誰也賺不了錢。沒錢,那些工廠可不就得讓工人下崗嗎!”
聽完這番話,眾人都覺得長知識了。
“沒想到工人下崗的背後有這麼多原因。”姥姥憂心忡忡地道:“也不知道下崗的人以後怎麼養家餬口?”
“工廠靠不住,只能靠自己。”馬小龍咬一口韭菜盒子,道:“像是幹個小吃攤,蹬三輪送送貨,去工地搬搬磚,到碼頭扛扛包什麼的,總能養家餬口。”
“說的對。”姥爺點點頭,道:“活人還能讓尿憋死?現在又不是舊社會,只要有膀子力氣,哪都能賺到錢,餓不死。”
“還是得發展。”馬小龍說道:“只要整個華夏佔據世界生產鏈的頂端,就會誕生無數的就業機會,到那時候,全國十幾億人就不愁沒有工作,過不上富裕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