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文章乃天成(第1/2頁)
章節報錯
合完影之後,因為與多數人並不是很熟,秦雄只得加快腳步,不遠不近地跟在李松齡書記的身後。
此時,陪在他身邊的是董家嶺村的村長。
“以前這裡也是很荒的,什麼也沒有,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為了種好這片茶山,我直接從村裡搬到了山裡,在那個地方,搭了個棚子,一住就是好些年……”
“你們看看那座山,還有旁邊的兩座小山,它們像不像是一個大椅子,只有真正的巨人,才能坐在這裡,俯瞰一切……”
村長一邊走,一邊介紹,在他的介紹下,那些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小山包,似乎都有了神奇的魔力,變得魅力非凡。
秦雄默默地聽著,仔細地看著,總覺得采風的風格,像極了遊太乙洞或玄素洞,那些本來只是隱隱約約有些模樣的鐘乳石,最後被人強行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然後多出了許多美麗的故事和傳說。
這,大概就是文學的魅力吧。
村長興致勃勃地說著,大家興致勃勃地聽著,秦雄饒有興致地跟著。
不管什麼地方,一旦走進了文人墨客,稍加點染,就會多出許多美好的篇章,這也是採風的特色之一。
不過,等前面的隊伍,逛完萬畝茶園,準備坐車前往下一個採風點時,才發現後面還落下了不少的女同志。
落得最遠的,居然還在山頂上的茶園裡拍照……
愛拍照的人,就算是一塊平平無奇的石頭,都能拍出一朵盛開的花來,更何況,這裡的風景,真的可圈可點。
在大家的一再催促下,這些被美景俘獲的女士們,終於頂著一頭熱汗,匆匆趕來。
隨後,大家結伴去了農耕紀念館。
看到那些年少時見過或用過的熟悉農具,大家彷彿被一下拉回了那個無憂無慮的年代,他們一邊津津有味地看著,一邊熱切地和同伴交流回憶著。
秦雄因為長期生長在小城市裡,對這些古舊的農具,好奇多於驚訝,他這裡摸摸,那裡看看,充滿了探知的慾望。
緊接著,大家又一起去了村裡的明星企業——張氏兄弟傢俱廠。
展廳裡的傢俱,種類很多,設計多樣,和城裡的傢俱比起來,也不遜色分毫,關鍵是,還特別便宜。
秦雄也不確定這裡的材質是不是達到了自己的環保需求,也就沒有貿然採購。
參觀完明星企業,幾輛大巴車,又將大家帶到了娘娘山農莊。
在市文聯書記和本地作協領導的共同見證下,市作協董家嶺文學創作基地正式掛牌成立。
看到大家分別在創作基地前合影留念,秦雄也十分羨慕。
因為到目前為止,香城市網路作家協會,還沒有受邀在任何一處地方成立創作基地。
不得不說,市作協的底蘊,確實比新興成立的市網作協要深厚許多。
當然,這也是秦雄未來努力的方向之一。
掛牌和合影結束之後,便是中午了。
一大群人,終於在娘娘山農莊,吃上了美味的午餐。
菜是農家菜,真正的綠色食品,雖然比不上星級飯店的精緻和優雅,但吃起來卻特別香。
午餐結束之後,經過一番簡單休整,下午一點半,在董家嶺村委會會議室,舉行頒獎和培訓會議。
會議的規模很高,不僅各級文聯書記和主席相繼到場,連市政協的領導也來了,自然的,電視臺的攝像機,也一直在現場忙活著。
頒獎儀式結束,就輪到了秦雄一直比較期待的文學培訓講座,由他最為敬重的李松齡書記主講。
本次採風的主題,是“喜迎二十大,禮讚新時代”,李書記重點介紹了一下相關的文學訴求之後,就開始進入自己的寫作經驗分享。
作為一位已經出版過多本散文集的本土散文名家,李書記分享的是“散文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