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扎心的回答(第1/2頁)
章節報錯
秦雄帶著女兒突然下跪之後,其他人頓時有些糾結。
周曉慧主任見狀,當即說道:“只要心中有敬意,不管是站著還是跪著,都是對革命英雄的禮敬。”
其他人聽了,紛紛點頭,向英雄們致敬,默哀。
“十四萬人齊解甲,竟無一個是男兒。”可能是看到剛才講解員介紹的,都是巾幗英雄,一位家眷忍不住感嘆道。
“這你可就錯了,錢氏英烈,可不止這些女英雄,女烈士,因為紅色教授錢亦石故居還在修繕之中,今天咱們就不去了,
另外,後面我們將要去的何功偉故居,也是一位信仰堅定的男同胞,就義時只有26歲。”統戰部的孫麗解釋道。
因為參觀時總體基調比較肅穆,直到走出紀念館,大人和小孩的情緒都沒有緩過來。
“紅色教育是一個潤無細無聲的過程,大家教育孩子,也不用如此急切,大人有大人的信仰,孩子有孩子的天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要不,我起個頭,咱們一起唱支紅歌吧?”
等到眾人坐回車上,準備前往何功偉故居時,孫麗提議道。
孫麗嗓聲柔美,唱歌清脆,由她帶頭,其他人很快就跟著唱起了紅歌。
小孩子們受到感染,雖然聽得半懂不懂,也跟著時不時接上一句。
唱完紅歌之後,整個車箱裡的氣氛,再次變得輕盈起來。
大家聊家常,談感受,珍惜著這種難得的團隊出行時光。
此時,冷放和秦唯依也基本混熟了,兩個小孩子隔著椅背,玩起了捉迷藏。
不過,唐清雅嫌她在身上動來動去,把好好的衣服都揉亂了,說了幾次也不聽,氣得直接將她扔到了秦雄身上。
讓唐清雅非常無語的是,到了秦雄的懷裡,小丫頭又很快安靜了下來。
“我懷疑你是故意的。”看到女兒懶洋洋地依偎在爸爸的懷裡,唐清雅有些吃醋。
“你的衣服釦子不舒服……”秦唯依說道。
“哈,所以穿衣服,還是簡單一點比較好,釦子別太大。”秦雄笑道。
唐清雅剜了他一眼,沒有吭聲。
車子剛開到村子,眾人就看到功偉故里的牌樓,緊接著,就是一座古氏建築的思歸橋,橋身兩側,則是一條蜿蜒的小河。
小河清澈碧綠,靜靜地流淌著,顯得十分靜謐。
再往前看,就是青翠的群山,山色空濛,令人心境大開。
隨後,村路一彎一拐,很快就到了何功偉故居。
在講解員的解說下,眾人似乎又回到了那個特殊的年代,一群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為整個中國尋找著新的出路。
“何功偉(19151941),1935年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1936年8月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6月任中共HUB省委委員,隨即受中共黨組織派遣回家鄉開闢鄂南抗日根據地,任鄂南特高官……
1941年1月20日在恩施被捕,雖經多次勸降,承諾以高官厚祿、出國留學等條件,依舊堅守革命氣節,在臨刑的100餘級石板路上,敵人放言只要他回一回頭,就不殺他,但遍體鱗傷、拖著沉重腳鐐的
他義無反顧,高唱《國際哥》,慷慨就義,時年26歲。”
“武漢不能沉默,全國是一體,北平和武漢的學生是一體。”
“我們當然要讀書,但光讀書能救國嗎?華北之大,已安不下一張書桌了!我們要收復國土,情願流血;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犧牲是光榮的。”
“我為天地存正氣,為個人全人格,成仁取義,此正其時。”
何功偉烈士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只要點一點頭,就可以保全自身,留住性命,可他還是以大無畏的獻身精神和民族氣節,慷慨就義,捨身成仁。
“也許,這就是華夏文明綿延五千年,卻依然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吧,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才能扛得起風雨,見得了彩虹。”冷秋寒感嘆道。
擔心大家一直沉浸在這種狀態中,走出何功偉故居,眾人便在周曉慧主任的提議下,對著身後的何功偉故居,拍了一張全家福。
之後,大家又在村子裡轉了轉,沿著清澈的河堤走了走,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氣息。
這裡的空氣很清鮮,含氧量很高,吸進去沁人心脾,甚至還能嗅到一絲泥土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