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精力和代價,若是孤立發生的,那麼很容易便能夠透過巧合和運氣來解釋過去,但若是發生在更多的建築群落之上,那麼這其中所隱含的共通性,可能就是直指白奇的關鍵線索。

對於這種預期和期望保持有充足耐心的第五正,默默的等待在一旁,就好像他真的只是一名再為普通不過的旁觀者一般。

時間匆匆而過,就當衛萱被撲鼻的惡臭給折磨的快要崩潰的時候,終於放下手中活計的梅靜初,才第一次抬眼瞟了一下身旁的兩位年輕人。

“死者的肺部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充血結節痕跡和不同程度的炎症斑塊,初步判斷是吸入過量乙醚所導致的正常生理反應。

從其炎症的併發程度上來分析,死者在吸入過量乙醚陷入昏迷之後,生命體徵依舊處於延續狀態,至於什麼時候死亡,並不清楚。

死者的死亡時間也不能根據其腐爛程度進行逆推,從死者各臟器的解剖狀態來看,死者在死後不久便被冷鮮儲存過很長一段時間。

冷鮮儲存屍體,只會部分的抑制細菌繁殖,卻並不能阻止死者體內細菌的繁殖,所以一旦這種冷凍屍體一旦放回到常溫環境,死者遺體之內的各種微生物便會迎來一輪集中式的大爆發,極具加速屍體的腐爛速度。

更何況死者的屍體還被存放在常溫環境之中很長一段時間,以至於才會出現這種巨人觀特性。

也正是因為不同溫度對於死者屍體的綜合影響,死者的大概死亡時間是無法被預估出來的。

除了這些病理學的特性以外,在死者的一些孔竅和身體衣物夾層之中,還發現了很多活性炭的顆粒,這應該是用於屍體防臭的,估計是為了方便屍體的運輸。”

知道第五正為何而來的梅靜初,連最為基本的招呼都不想多說,冷言冷語的,將她當前對於屍體的判斷全都講述了出來。

此番基本判定,說明慧娟當初是被犯罪集團利用乙醚給迷暈的,乙醚這種東西雖然是一種管制化學品,但其在工業上的運用卻是極其常見的,在醫學上也能充當一般性的廉價麻醉劑,想要透過乙醚的銷售途徑去反推犯罪集團的購買路徑和相關人員配置,基本上等同於不可能。

再者,以犯罪集團的優秀個人能力,想要在某個毛紡、棉紡工廠裡面悄無聲息的偷出適量的乙醚出來,也顯得輕而易舉。

以犯罪集團行事的嚴密程度,第五正也願意去相信,他們獲取乙醚的途徑肯定是無痕盜竊,一如他們對待道德失衡人員的人間蒸發失蹤手段一樣。

至於用於冷藏慧娟屍體的冷藏空間,這就顯得更加的難以判斷,一具正常女性的屍體而已,市面上隨便哪個冷藏冰箱都能將慧娟的屍體給裝進去。

迷暈慧娟的麻藥無從查詢,冷藏空間更是不能預估出一個確切的大概範圍,這也似乎從另一個側面在反覆印證,為什麼當初第五正花費了那麼大的力氣都無法將慧娟的屍體給找出來。

透過這兩點的相互印證,也可以得出一個推論,慧娟的屍體是被犯罪集團給有意冷藏於某個隱秘角落,其目的,就是想要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節點,利用慧娟的屍體達到一些特殊的目的。

如此看來,當初在廢棄工廠之中沒有發現慧娟的屍體,這或許並不是白奇刻意為之的結果,想來在犯罪集團的既定計劃之中,慧娟的屍體根本就沒有和其他被害人的屍體放在一起。

基於此,也可以再次得出一個推論,犯罪集團謀殺道德失衡人員是一套人員班子,利用小主播這個二類炮灰去謀殺慧娟,應該又是一套人員班子。

當初魏陽能夠供出廢棄工廠這條線索,在廢棄工廠之中所遺留的線索,或許確有白奇刻意為之的痕跡在裡面,但至於其他的一些精巧設定,似乎並沒有預想中的那麼難。

例如說,當初在廢棄工廠發現的被害人,基本上都是一些高度腐爛的屍體,這種屍體想要及時轉運,其難度是極大的。

但由於慧娟的屍體本身就不在其中,所以白奇在設定這一處罪證細節的時候,或許比預想之中的要簡單得多。

雖然過程簡單,但其中所蘊含的資訊卻一點都沒有變少,相反,白奇利用兩套班子來執行殺人的操作,讓魏陽確實只知道部分受害人的具體資訊,這或許會讓白奇顯得更加的難纏。

雖然這兩套人員班子,不一定會讓犯罪集團的整體人數有太多的增加,但這確實讓犯罪集團的行動邏輯變得更加的複雜,未來想要全部抓獲,也會顯得更加的艱難。

一如魏陽所恐懼的那樣,若是讓犯罪集團之中出現了一些異常危險的漏網之魚,那麼犯罪集團的背叛者,魏陽及其相關人員,馬希水及其相關人員,或許真如魏陽所懼怕的那樣,會成為下一批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