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繼續(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如犯罪集團在滅殺道德失衡人群的時候,也同樣會報以一種鏟奸除惡的道德高尚感一般,第五正此時的這種詭辯,就是在戳馬希水和平俊凡的脊樑骨,暗諷他們不過就是一群罪大惡極的殺人犯,在這裡裝什麼好人,又有什麼資格在這裡充當受害者,表現出一副受了很大委屈的樣子?
在犯罪集團的價值觀之中,難道不是要剷除所有的惡人嗎?像他們這種殺人無算的惡棍,更應該遭受到應有的懲罰。
特別是來自於警方的強勢打壓!
人權,固然誰都要去尊重,但死刑犯該殺還是得殺,並不是因為你擁有人權,那麼你就擁有絕對的保命符,能夠以此逃脫法律的制裁。
人權,是對守序者的一種基本尊重和優待,至於對無序者,若是繼續對其保持人權之中的最大優待選項,那麼這種舉動就是對被害者的最大侮辱,也是對被害者人權的最大踐踏。
如果說這些無序者擁有什麼人權的話,不虐殺,就是對其最大的人權,這種人權特性,在對於現代死刑犯的執行過程之中,體現得不能再明顯。
另外,第五正的這種道德失衡表演,同樣也是在刺激平俊凡和馬希水,透過他們的邏輯方式來告訴他們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
一如你們滅殺道德失衡人群一樣,當你們開始盲目崇拜於私刑,那麼就應該正視其他人對你的傾軋和無情,也應該正視其他人對於你人權的踐踏和摧殘。
既要濫用私刑,隨意的去踐踏其他人的人權,那麼當其他人去踐踏你的人權的時候,你也沒有任何的資格去覺得委屈。
面對第五正的這種猛烈攻勢,這種完全赤裸裸的嘲諷,就算馬希水好不容易尋求到了保持理智的動力,此時也是同樣感到一種無法言說的憤怒感。
因為,他突然感覺到自己存在的本身,受到了莫大的挑釁和汙衊。
一名道德失衡人員也配談鏟奸除惡,是啊,到底什麼樣的人才配談論鏟奸除惡呢?
瞬間有種恍惚之感的馬希水,心中又突然生出了些許的恐懼之感。
對啊。什麼樣的人才配談論鏟奸除惡呢?
在這瞬間的彷徨與恐懼之後,感覺有點不甘心的馬希水,只能強迫自己去相信白奇,強迫自己去理解白奇,強行的認定第五正此時所說的不過都是一些蠱惑人心的言論罷了。
凡人慾得救,首先當持守大公教會信仰。
此信仰,凡守之不全不正者,必永遠沉淪。
人總要有自己所相信的物件,也要有自己所堅信的物件,這樣,才能不為詭辯所迷惑。
完全相信白奇,完全信任白奇,完全願意追隨白奇的馬希水,在這個艱難的抉擇時刻,堅定的站在了白奇這邊,認為第五正所言不過就是虛妄,是蠱惑人心的歪門邪說。
“你是警察,你說審判就審判,這是法律所賦予你的權利。
你也是警察,你說敲詐就敲詐,這也是你膨脹的自我權利所賦予你的罪惡。
你就是你,一個卑微而平凡的個體,一個自以為是的渺小個體,試圖透過詭辯來迷惑世人,試圖透過蠱惑來顛倒是非。
主必降罪於你。
你必墮入沉淪,永世不得安息。”
心境瞬間通達的馬希水,心中不再有絲毫疑惑的馬希水,眼神平靜的唸唸有詞,似乎是一種最終的評說,又似乎是一種冷漠的審判。
這是對第五正的一種宣判,同樣也是對本次交鋒的一種宣判。
看著神色不再有絲毫變化的馬希水,第五正也知道自己的攻心計劃最終還是失敗了。
白奇對於馬希水的影響過於強大,對他的洗腦程度更是無與倫比,在白奇的約束之下,馬希水只是按照白奇當初的囑託去行事,就算場中的局勢再怎麼艱難,就算馬希水心中的憤怒再怎麼蓬勃,這也已經無法撼動白奇給馬希水所下達的命令。
馬希水願意堅信白奇,願意在最為糾結的時刻堅信白奇,那麼白奇所說的一切就是真理,是任何人的話語都無法將其給改變的真理。
所謂價值觀,就是要去相信一套成型的理論,人一旦開始堅信,那麼他本身所擁有的知識越是豐富,那麼越是能夠透過自己的思辨去自恰這樣的一套理論。
最終,當這樣的理論在其心中大成之後,他也就會成為最為堅定的衛道者,永生永世都不會再有所改變。
不管這是堅信也好,是固執也罷,這種價值觀就是其應對複雜環境和生活的必勝絕招。
若是這樣的價值觀在其心中崩潰了,那麼此人的精神世界也會隨之崩潰,想要再次振作,幾乎比登天還難。
在面對複雜資訊渠道的時候,人總要去選擇相信其中的一種,被洗腦的人同樣也是如此。
如何去判斷自己所相信的是正確的,普世價值觀是一個參考,但有些時候,還真是沒有答案。
又或者說,正確本身,在某些極端狀況之下,就是一個應該被存疑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