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人間蒸發 第24章行為分析(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著錢書豪在這裡抖機靈,第五正也不想讓他因為短期的成功而飄飄然,便有意無意的彈壓了一下。
“這……”
被第五正這麼拆臺,錢書豪剛剛遞出一半的手臂便定在了空中,一時之間顯得無比尷尬。
“大神,我確實是在瞎猜。不過,這些贓物我都仔細瞧過了,全都被店老闆仔細清潔過了,上面也沒有專屬簽名什麼的獨特之處,想要從中找出特異的地方,基本上不可能。”
一招不行,錢書豪便再次轉換方向,繼續闡述他的探案過程。反正在他看來,不管錯多少次,第五正都會幫他指正,只要知錯能改,那麼這就是一次次的寶貴實戰經驗,是他偵探成長之路上的寶貴營養肥料。
聽聞到錢書豪的這種彙報,第五正便隨手拿出一個香奈兒挎包仔細檢視了一遍。湊近仔細觀察之後,還能夠從中聞到一股皮革護理油的淡淡氣味,這種淡淡的香味再加上皮革表面那種溫潤的光澤,可以得知這家店鋪的皮革養護水準很高。
在這種高水準的清潔養護之下,包包之上原主人所遺留的資訊基本上趨近於零。
可以毫不誇張的話,這種東西目前的唯一價值就是二手商品,幾乎不可能被當成決定性證物出庭定罪。
將剩餘的兩個包包都拿出來,雖然老闆的保養水平參差不齊,但是包包上原主人的一切痕跡也全都被清除掉了。
包包這種皮革製品尚且如此,那麼耳環、項鍊這種金屬製品就更加容易消除過往痕跡了。
證物的特異性已經完全喪失,那麼就只能透過其存在的位置資訊去做邏輯推理了。
這四種證物,香奈兒挎包有3只,手錶4塊,耳環12對,項鍊8條,光從數量上就可以看出,包包和手錶不管是從價格還是款式上來說,都是存量稀少的。
至於耳環和項鍊,雖然不能說它們是爛大街的貨品,但至少也不是普通人隨便能夠消費得起的東西。
由此反推犯罪成員1號的心理,他在出售耳環和項鍊的時候,對於店鋪的選擇應該是最隨意的,甚至有可能兩件物品同時賣給了一個老闆。
至於包包和女士手錶,不僅可供選擇的店鋪少,出售的時候店家肯定會仔細驗貨,看看是不是贗品。
如此一來,這名團伙成員在店鋪之內停留的時間就會過長,若是團伙首領對團伙成員的約束性太強的話,那麼他這種長時間的停留就會存在巨大的風險。
這樣的舉動不僅會讓他私自外出的行動暴露,還可能會讓二手商店的老闆更容易記住他的長相特性。
為了避免這種困境出現,那麼在出售包包和手錶的時候,他一定會選擇那種不問東問西的店鋪,甚至還可能會將物品的售價壓到很低。
最為極端的一種情況,就是他會以項鍊和耳環為敲門磚,成為一家二手店鋪的常客,在形成銷贓默契之後,後面的東西就容易出手了。
雖然在一家店鋪出售贓物的行動非常的容易暴露自己,但這種敢於收贓物的店鋪,在心懷鬼胎的情況,嘴一般都會很嚴,並不會輕易的出賣自己的老客戶。
這些個情況,每一種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如何選擇,就看那名犯罪成員1號的個人習慣傾向了。
仔細看了一下項鍊和耳環上面的店鋪標籤,兩種商品同在一家的店鋪的情況出現了三次,但是這三家之中並沒有出現包包和手錶的資訊。
基於這樣的初步排除,犯罪成員1號透過逐步拋售手中的贓物養老店的情況就被排除了。
在犯罪成員1號小心銷贓包包和手錶的前提下,項鍊和耳環到底是分開銷贓還是一起銷贓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
剩餘的這7家二手店鋪是接下來排查的重點,同樣也是去尋找馬玉樹那塊手錶的重點。
按照犯罪成員1號的銷贓特點的話,他重複在包包二手店鋪銷贓的可能,還是非常大的。
畢竟在選擇了一輪銷贓店鋪之後,根據出售包包和女士手錶的經驗,出售包包和手錶的店鋪已經變成安全區域,有利於後續銷贓。
由於女士手錶和男士手錶的衝突性,犯罪成員1號大機率是不會選擇同一家銷售兩種性質的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