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神庭大寶封神榜,揚老祖曾也是真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過千畝良田,穿過潺潺溪水,再走過十丈寬的護城河,才算入得淞城。
如今的淞城與三千年前的淞城已有巨大的變化,不能說是變化,應當說是換了個城市,揚關都認不得了,能認得的只有那間愈發高的水母宮。
水母娘娘掌管神洲東部近海水域的風浪魚獲,另外因為凡人信眾的殷切肯定的香火,使得水母娘娘順便將姻緣福運之類的權職也給籠絡在身側。
其實許多地方神祗都有姻緣福運這樣的權職,只不過這些權職神庭早有安排,躲在天宮的福祿壽星君,月老神官這樣的神祗手上,而這些神祗也樂意下發一些權柄到人間,否則祂們也忙不過來,也不必擔心權職被褫奪搶走,有神庭做後盾,沒有哪個地方上的神祗有這麼大的膽子來搶。
水母宮的建築變化不大,但城內其餘建築多有變遷,道路都改換了,城中的建築風格也與三千年前的大相徑庭,相去甚遠。
大明善黃色,新漢喜大紅與墨色,所以建築外表的顏色就先有不同,再而後是建築主體,新漢有人發明了水泥,使得建築能夠越搭越高,如今的建築的高度多是十丈往上走,巍峨聳立,彷彿一座座如劍如槍的山峰。
因為這些高大的建築的出現,使得城市中的土地利用率更好,也使得人們更加積極的繁衍,於是就會出現一棟大樓便是一個數百人的家族的現象。
因為這些家族的出現,也使得朝廷對於基層官吏的設定出現改變。
樓長,新漢王朝最為基礎的官吏,散秩無品,但有俸祿。
水母宮跟淞城的每棟大樓的樓長都有聯絡,應該說全城皆信奉水母娘娘,樓長自然也信仰水母娘娘,與水母宮大有關係,而水母宮的每日施粥也是交由這些樓長進行的。
樓長們聽從水母宮的號令,沒有將這些佈施下來的粥糧直接收歸於自己,或者整棟大樓,而是在大樓門口的街道邊進行佈施,任何有需要的人都可以來取粥,只要帶上碗筷就行。
另外,每個人都只能獲得一份粥食,不可多要,水母娘娘有神術籠罩整個淞城,每個樓長手中都會被分配一道符籙,凡是來領受粥食的都會被這道符籙印下氣息,每道符籙是相通的,若有人多領一份,便會警報,然後七日內都不得領取粥食,如此來杜絕那些貪得無厭之人的無度索取。
“給我來一瓢。”揚關捧著一隻破碗,遞到一位面貌蒼老,但卻身體健碩的樓長面前。
長者認真看了一眼揚關,皺了皺眉,但還是給揚關舀了一瓢粥。
粥已經涼了,但卻一點也不稀,挺稠的,還是能頂飽的,但撐不過一天。
“小夥子,我瞧你身強體壯,完全可以去城外耕地做工,那裡一天管三頓,肉菜都不缺。”長者最後還是忍不住補上一句。
揚關笑道:“我在那邊也有幹活嘞,就是有點吃膩了,所以過來吃些粥,清清腸胃。”
揚關這話讓長者的額筋暴突而起,可又說不得太多,畢竟水母宮說了,凡是又需要的都可以來領粥,所以他也只能瞪揚關一眼,冷哼一聲,不再理會他。
然後一轉頭,他就看到了白胖的蛋生……
領了粥的兩人尋了個街邊的坎就坐下,對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們視若無睹。
“前輩,這位水母娘娘行事無規,收攏香火信仰,祂的上司竟也不管管。”蛋生便呼哧呼哧地吃著白粥,一邊哼哼哧哧地說道。
想他也靠著自家師父領了個權職,且因他證就了元神,這權職也不低,但香火之類的俸祿卻領不了多少,都有著定額,
至於這香火信仰有何用途,此乃集眾之力,多有眾生靈慧,有助於悟道,但香火有毒,畢竟眾生慾念不少,會摻入香火之中,若冒然吸取借用,便有可能被眾生慾念汙染,天人五衰提前降臨,各種道災落到身上,這些都是小事,重要的是道化成眾生的“奴隸”,失去自己的本我意識,只為眾生服務,化作公僕。
而蛋生平常領取的俸祿多是已經被化去眾生慾念的香火,神庭自有法子將那些眾生慾念清除乾淨。
但神庭仍有法令管束神祗,不得隨意收取香火。
“粥好吃嗎?”揚關反問道。
蛋生答道:“還行,也就那樣吧。”
話語中並未透著不屑,只是細細品味著粥的味道,以及揚關這句話裡的意思。
“百姓有吃的,能活命就行,你管那麼多閒事幹嘛?”揚關不等他思考完成,便直接說道。
這蛋生入神庭的體制也沒幾年,居然就遭到神庭的官僚思維荼毒至此,當真是一種環境換一種思維啊。
蛋生聽了,覺得有理,便點點頭:“前輩說的在理。”
他曾也是芸芸眾生的一員,雖然他不是人族,而是仙鶴化形而來,但終究在人間摸爬滾打一圈,知曉柴米油鹽醬醋茶,知曉飽暖才知詩書禮樂。
“淞城並不代表整個人間,如今神洲各地皆有亂事,有些地方更是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你以為世事為何會到如此地步?”揚關問道。
蛋生知曉揚關是要考校自己,便將近些年的所見所聞一一道出,然後說道:“一是新漢朝廷與人間索取無度,苛捐雜稅從未少過;二是天下已亂,長久未能定於一,使得百姓無有和平安穩的生活,難以耕作勞作,便缺衣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