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六耳拜入方寸山,洪荒聖人非造化(第2/3頁)
章節報錯
揚關擺擺手,說道:“六耳師弟性情純真,我亦喜愛。”
好歹是祖師親子,說些好話也不會缺一塊肉。
“唉。”明月祖師搖搖頭。
“祖師為何嘆息?”揚關問道。
“此子性子太過純良,少履世事,雖無天人五衰之災,但此生卻也失了證就道果之機緣,唉。”明月祖師大嘆息。
揚關對此也說不了什麼,畢竟他一眼掃過六耳猢猻後,以高維視角看過去,也看盡了他的未來,但沒有一個未來是這六耳猢猻證就道果的,也即是說他沒有一點機會,但長生久視卻仍存在可能,也算幸運。
明月祖師對他也是寬厚,竟然從無勸他轉世重修的念頭,且未來也一直護持著這猢猻。
而且眼前的這道撐天神山將來也將變作那猢猻的趁手兵器,由他使用。
不過這兵器本就是他所有,也算是物歸原主。
登上撐天神山,上頭便有一座不大的道觀,道觀中正有三個道士在講經論道,不過三人都是各論各的,沒有互相討論。
見著揚關三位老祖來,他們也不讓出位置,停止論道,繼續我行我素。
“他等皆是明月師弟的親授弟子,已迷於道境。”清風祖師說道。
“我本想借著此間的物與理使他們破障而出,但沒想到卻使他們更加沉迷,無可自拔。”明月祖師悵然一嘆。
懊惱是真懊惱,無奈是真無奈。
幸而他的這幾個徒弟都已經修成元神,無有壽元之限,都不需要餐風露宿便可長生不死,而且沉迷道境中也無有天人五衰之險,只需提防道化之災便可。
而後,穿過這三人,便來到內室中。
谷芻
內室空空蕩蕩,只有朝南方向的牆上掛了兩個道文,一天一地,互相呼應著。
“此乃仿照老師的五莊觀所做。”清風解答道。
只拜天地自然。
鎮元大仙出身古老,堪比道門三清,佛門二聖,魔門冥河,妖門媧皇。
如來佛祖與太上老君都只算是鎮元大仙的後輩。
可惜鎮元大仙機緣未至,修行至今尚未證就造化,得聖人尊位。
“老師曾於洪荒大陸破碎之前證得聖人尊位,因此這拜天地便如同拜見老師。”清風祖師說道。
“嗯?鎮元大仙曾證就聖人?”揚關聽聞這話,大吃一驚。
然後就聽明月祖師答道:“洪荒之年不必現在,聖人非是造化,造化並無道境。”
“聖人本就是尊位,在洪荒之年,有多位聖人共存,為世人釐定大道秩序,多時甚至超過三百之數,但在洪荒之年,造化便是造化,聖人卻不一定是造化。”
“後來不知因何緣故,上清聖人以自身之法,立下誅仙劍陣,訂立新法,將聖人之位拔高,諸多聖人被打落,僅有幾位修為絕卓之輩才可維持聖人尊位。”
“再而後,一場大戰將整個洪荒大陸破碎,一切聖人尊位皆被打落,只餘下諸位造化可得聖人尊位。”
“這些歷史皆塵封於過往,由諸位往昔的聖人共同封鎖,後人皆不得而知。”
“所以即使你證就道果,也無法從大道中知曉這段秘辛。”
聽得這些,揚關雖面無表情,但也有些驚訝。
“洪荒之年的人族聖賢莊周就曾說過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其中既有表意,亦有深意。”清風在旁悠然說道。
古人的話流轉到後世來,總是容易多出許多意義,但卻又說不出個錯處來。
“且先不說這些了,不知道友來龍宮是為了走親訪友,還是另有他意啊?”清風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