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話說黑風嶺,山中有個大妖怪,名喚黑熊怪,因修行時常吐烏煙瘴氣,所以此地才有黑風之名。

黑熊怪在此間開了一方洞府,叫黑風洞,糾結了大批妖精,做了個妖王,嗷嘯山林,自在不得。

不過這黑熊怪有些許奇怪之地,那就是不似其他妖怪好殺無辜,且常誦經唸佛,也有兩個好友,一者白衣秀士,為儒門學究,本是個蛇精,後來下山入世,學了這儒家的四書五經諸多學問,得好多本事,且還拜了一位大儒,後結了人身,從此以人自居,自號白衣秀士,後來人間鬧兵災,他覺得沒意思,就躲回山中。

另一位乃是鐵衣道人,學了道門真經,常誦大道黃庭經,本為一鐵臂蒼狼精,曾為一位道門大能手下當差,充作童子兼坐騎,從道門大能手上學得不少本事,後來道門大能閉關去,他閒來無事,就也偷跑出大能的門庭,來了此間,在西邊山頭立了一間道觀,穿上道袍,假作道士。

這三位都還算本分妖怪,沒作奸犯科,沒殘害生靈,毀壞自然環境,因此土地也就將他們記錄在冊,未有上報天庭。

揚關聽了土地的簡要介紹,也撫掌讚歎道:“這三位倒是同道中人,良善人也。”

揚關的念頭早就在土地介紹三個妖怪時投往這三處地方。

這三個妖怪也確實如土地所言那般,奉公守法,謹記天庭天規,沒去禍害生靈,破壞山林川流。

但,揚關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此間雖無聖人規矩約束,但也有一道無形無質的規矩在束縛著他,使得他無法太過放肆,將這天地打壞了。

畢竟,宇宙間如這方天地一樣大的星辰,揚關這等純陽真君只需要一巴掌,就能拍散掉。

可因此間規矩,揚關這一巴掌是本想打碎天地的,最多就拍碎一方洲陸,還無法將洲陸打成最簡單的元氣,與地仙界差別不大。

當然,這也是絕大多數由道果老祖開闢出的洞天的情況。

至於這份規矩由誰而設,想來也不必過多猜測,就是那大日如來世尊了。

可大日如來宮將他送入此界是何意?

揚關的神識掃過黑風嶺,掃過洲陸,掃過整個天地,掃過天罡大氣間的天庭,以及藏於幽冥之下的地府。

有些地方他也查不透,以上的這些地方他都能查到,天上的各路神官都不過是個概念,一段虛構的記憶,僅能進行程式性的工作。

而如同天庭六御,各部上帝,就非是一段記憶了,乃是由大道規則組成的一副神體,但祂們的象徵意義更大於實用意義。

畢竟,這幾位大能就在地仙界,執掌大道,即使是如來佛祖,也不好隨意得罪這幾位。

但隨著揚關的神識掃過整個天地,他就知曉這是一方怎麼一個天地了。

此時,這座山頭上正有一支隊伍在行走。

這支隊伍有一個和尚,一頭猴子,一匹白馬。

這麼個組合,想必地仙界有讀過《西遊記》這個非著名話本的人都能知曉這是個什麼組合了。

“西遊?”揚關臉色漸漸平靜下來。

地仙界並未發生過西遊這事。

畢竟,先前的西天極樂淨土並不需要與道門爭奪“氣運”什麼的,各位佛陀都能隨意捏造“氣運”這玩意,甚至,功德也可以隨意創造。

但若真跟《西遊記》中一般隨意封兩個佛來可就難了,除非是兩個佛陀轉世去,然後以此法接引歸來。

只是,這大日如來世尊怎要做這麼個事來。

而後,揚關就再施驅神。

將追隨在這支隊伍旁的一位日遊神拿攝過來。

這日遊神也有自己的思維,應是這方洞天誕生的生靈,而後幾經劫難,突破人神之限,為天庭招去,做了神祗。

日遊神這職位倒是比土地高一些。

這日遊神也頗為敬重揚關,直接躬身施禮:“小神見過上仙。”

“不知上仙可是為了西行之人召小神前來?”

揚關笑道:“日遊神多禮了,貧道非是為了這西行之人,也無意為難日遊神與這西行之人,只是閉關多年,不知天地情勢,遂想請日遊神為貧道解說一二,另外,還想知曉這西行之人身邊怎會跟了個如此大妖,還有這麼個神龍化馬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