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揚真君來鬥龍王,四海圖錄煉四海(第2/4頁)
章節報錯
身形都不顯,只顯著一隻龍爪抗住混元三才玉如意,然後大喝敕令:
“吾曰萬法不加身!”
仙光砸入虛空中,瞬間就裹住一道龐大身影。
其為神龍,見首不見尾,全貌窺不見,蹤跡難現,一眼不見其影。
但三百道仙光尤為玄妙,神龍想以自身口吐之敕令以改換天地自然之理,借天地之氣運功德,來扭變規矩,使這三百道仙光難以擊中他。
改換天地自然之理需要消耗頗多的法力,更因變換天地自然之理,將被聖人規矩厭惡,甚至自生劫難,落他頭上,但這東海龍王數百萬年坐鎮東海,調理東海風雨,輔佐天道治理海域,維持大海氣候秩序,有苦勞有大功,因此積累功德頗多,此番敕令雖改換天地自然之理,但以他數百萬年累積的氣運功德,卻足夠以換得聖人規矩的寬宏大量。
而且東海龍王身上之功德有多深厚?
這麼說吧,揚關打殺那大自在天子獲得的功德算一瓢,那麼東海龍王數百萬年累積的功德至少是一湖泊。
另外,因東海龍王之位在神庭上有掛單,所以神庭每三百六十年就會給東海龍王賜下一份功德。
因神庭為天道之代表,因此這功德自然有部分歸於神庭掌管。
另外地仙界內得一部分氣運也歸神庭管轄。
不過,這地仙界內得一切其實都歸於一位無上的心意念頭。
那就是兜率宮的太上老君。
也只有世尊如來可以憑著大神通在地仙界劃地而治。
也許正因此……這兩位才會鬥法……
此為揚關平常的胡思亂想。
是真的胡思亂想,是他將自己的所有念頭都混雜著,以此在大量的念頭中思考這麼件事,來掩耳盜鈴,免得被這兩位大能拿住這道“大不敬”的思緒,然後被抓去懲戒。
不過,現在可不是想這些的時候,他也沒想到這,他只想著這東海龍王怎這般“富裕”。
他好不容易打死一個半殘的大自在天子,還損壞了一件純陽法寶,才得了那麼點功德,這東海龍王卻有這般多的功德,簡直……
若是功德可以被搶掠,揚關此刻定要將他的功德都給劫了。
當然,揚關現在也不需要功德來煉寶渡劫了。
但是,東海龍王身上這些功德著實讓人眼紅。
“若我開闢洞天,定要將洞天的一切功德都煉入我身。”
來自功德苦逼窮哈哈的眼紅嫉妒,讓此時的東海龍王都有些不自在。
不過這等目光他又不是沒有受過,經常都有,畢竟龍宮藏寶無數,他又頗為好客,結交四方大能者,帶著那些大能在龍宮中參觀時,就會見到那些大能露出如此目光來。
所以,習慣了。
因此,他的反擊也是半點不慢。
也不用敕令,畢竟這等敕令改換了天地自然之理,也害不了一位純陽真君,而且這位純陽真君更是法力圓滿,別想在這上面限制他了。
法力圓滿下,即使他敕令使天地元氣對人族有毒,也無法讓這位喪失自身仙氣。
畢竟道門元神的法力圓滿頗為玄妙,直接自大道汲取力量,化作仙氣,而不是自天地自然中攝取元氣,也不是從宇宙星空中汲取來星光輻射來化作仙氣。
因此,東海龍王念頭大動,引動璀璨神光,仙術已經率先落到揚關身上。
但揚關早有防備,三陽玄靈幡一轉,就將仙術之力消磨打散。
可是東海龍王雖然甚少與人鬥法,但龍族血脈中的鬥法經驗一直流轉於他的魂靈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