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面試過程裡對這幾個人的提問和交流、瞭解是最多的。”

他點了點頭,對欲她的回答和觀察力,算是給了一個心照不宣的認可。

“你難道不覺得29號才是最好的嗎?我的意思是說他是最合適的。他的專業、抗壓能力極強。最關鍵的一點是,他的動手能力和實操能力是最好的。職業經歷證明他做出真正的業績,沒有一點兒的浮誇,真真實實、本本分分,他的腦袋裡邊是裝這東西的。”

楊晨坐下來把29號應聘者的一套資料遞給明凡。

“我問他:‘你在上一份工作中,當你的產品賣不出去的時候,你採取了什麼樣的方式促銷的時候。你還記得他的回答嗎?’”

不等明凡回答,他回憶道。

“他說他重新做了一次市調,並回到生產線去找設計和生產環節的相關人員進行了認真的討論,並把這二者收集的資訊進行了比對,重新對產品的成本和組價進行了調整,然後對他們的銷售流程和銷售的渠道再次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最後找到了最合適的渠道。他們後來採取的是直復營銷的方式。把中間環節降到了最低,從而也降低了流通環節的成本。最後是價格的降低,贏得了客戶和市場。”

明凡一邊點頭一邊疑惑。“我不明白他這樣做和我們的業務型別契合點在哪裡?

“多年來,文化旅遊類的產品多采取旅行社分銷和推廣。但是這樣做成本增加,中間環節增加,消費者的購買基數也會增加。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新媒體時代、自媒體時代。它們能夠最大限度地代替旅行社的功能。比如攜程、驢媽媽等網路平臺分銷成本更低,消費者購買更方便直接。甚至今後網路和自媒體能向消費者提供沉浸式的購買和消費體驗。那時候降低渠道成本的管理意識就會促使從業人員使用新的促銷和營銷手段。我看好的就這個人善用新方法的能力。”即白簡單的做了解釋。

明凡聽明白後恍然地嗯了一聲,重重地點點頭。

“楊總,吃飯吧,我給您打包了一份餄餎,不知道你吃過沒有,我覺得它挺好吃的。”

“什麼餄餎?沒吃過,來我看看,我也嚐嚐新鮮事物。嗯嗯,不錯,聞著挺香。”

“就是北方的一種麵食,好像你們南方人喜歡吃大米,你也喜歡吃麵食嗎?”

“嗯,可以把肚子填飽就是美食,這個味道不錯,非常好。”

兩個人狼吞虎嚥地胡亂對付了肚子,又開始了挑選、挑剔、甄別和篩選。

最終楊晨確定了4、7、17、22和29五名候選人進入了複試,最終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看看錶已經是凌晨十二點多了。

“明凡你住的遠吧,我把你送到宿舍去吧。”

“不遠,往南走兩條街就到。”她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收拾了桌面上的資料,一一裝進資料袋後,提起自己隨身的小包。

“時間真快,不知不覺都到明天了。”

楊晨看著她,沒有搭腔,等她收拾完畢後,一起走出了公司。

“明凡,你為什麼要辭職?”

“楊總,我到公司半年了,這兩天是唯一有具體工作且滿負荷工作的時候……”她沒有繼續往下,欲言又止。

兩個人默默地走路。

“專案開始階段是這樣的。往後有你忙的。”

楊晨沉默後對明凡說。

“嗯……,還有其他原因……。呃,我到了,您回去休息吧。謝謝!明天見,楊總。”

她沒有等他再次開口,面色沉重地走進了一扇小區大門。

楊晨看著她消失的背影若有所思,她的“還有其他”是什麼呢?

楊晨沒有馬上回到酒店,沿著武烈河畔的人行道朝北慢慢地走去,夜色已經很濃,夏夜裡燥熱微風吹過他的臉龐卻些許的凌冽,他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世界是很簡單的,但是人卻是那麼的複雜。

短短几天,他和英文的鬧僵,英文的不辭而別,那個奇怪的員工的電話,老闆態度的蹊蹺,明凡的欲言又止……

獨在異鄉為異客職業經理人就像“革夏”後的“商人”,不斷建立新體系,不斷地推動企業的發展。

而企業的內耗、非職業亂象、勾連牽扯的蠅營狗苟卻如洪水猛獸般不斷逼迫著他們在職場中遷徙跋涉、苦苦尋覓屬於自己生存的新部落。

初到集團、公司,異地的楊晨,他要怎樣呢?沒有人可以給他答案。

楊晨一直理想能在某一個平臺上去建立一個職業的“理想國”,他明白幻想的幼稚,但是他願為此一試。

所以,即使他不知道這個企業裡的盤根錯節是如何走向的,還是為了那份信任,也為了自己的初心。他決定去裡面“哪吒腦海”。

不過他必須要搞清英文的底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