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難明白,魏氏築“魏”城是在約一百四十年前,當時的魏氏並不是一個很強大的家族,他們到了魏悼子那一代人才獲得卿位,後來沒有重新修築“魏”城,城池的質量肯定無法往最好了去弄。

哪怕是魏氏想用最好和最嚴格的方式築城,需要考慮時代帶來的侷限性,缺乏多種工具之下的築城,各種標準都不一樣。

那個時候沒有抵禦投石車砸城牆的需要,築城時要求的質量就會下降一些。

說白了,每一個時代對質量的要求都不會一樣,比如到了青銅炮出現的時代,築造城牆肯定會有抵禦實心彈丸的需求。

“或可攻城?”孫武問道。

主要是韓氏有人過來,告知魏氏正在猛攻“韓”城,韓氏一度喪失了大片城牆段的控制權,付出極大死傷才重新將城牆段的控制權奪了回去。

另外,近期已經逼得韓庚下令將城門給堵死,怕的就是守不住城門,一旦城門被魏氏奪取的話,幾乎就能宣告城破了。

不是韓氏弱……,也不對,韓氏的戰鬥力是比較弱,比起魏氏更弱,何況現在正是魏氏需要拿命去拼的階段,顯得韓氏看上去更弱了。

如果韓固沒有說謊,魏氏已經在“韓”城葬送了兩萬以上的兵力,韓氏損失數量也達到六千。

前往攻打“韓”城的魏氏所部含括輔兵在內超過十六萬男女,裡面有著大量被臨時武裝起來的青壯,還有一支魏氏的重步兵。

怎麼會那麼多,並且還有婦女?智瑤理解魏斯的佈局,攻打“韓”城很重要,一旦無法逼降韓氏,魏氏的老巢“魏”地又陷落,那一批魏人會立刻展開逃亡,成為魏氏繼續存在下去的保證,也是某日進行復仇的主力。

另一方面,魏氏還在進行遷徙,大批的青壯男女往“少梁”北面的山區轉移,韓氏竟然行了一些方便,連帶狐氏也當作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他們在幹什麼?

韓氏和狐氏怕的是魏氏徹底完蛋,接下來智氏會拿他們開刀,肯定不希望魏氏真的徹底完蛋的呀。

偏偏智瑤知道了也不能逼得太狠,只能派出騎兵前往攔截,算是能攔下多少算多少。

大家都有各自的立場與需要,一旦智瑤把他們逼得太狠,局面又要產生新的變化了。

所以,沒有人是絕對的純傻子,各自都有自己的多種準備。

智瑤要講話,聽到帳外一陣陣的歡呼聲。

沒有多久,有人前來彙報,說“魏”城東面的城牆出現坍塌了。

這……,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啊!

質量靠譜的夯土城牆真沒有那麼脆弱,智瑤親自出去張望,看到了坍塌的城牆段有不少木頭,能夠想象還混著麥稈之類,也就難怪一發石彈砸中就塌了。

等魏斯瞭解情況,一定會恨死了一百多年前偷工減料的那人吧?

智瑤下令所有投石車對著坍塌的城牆段繼續砸,並且傳令做好隨時發起衝鋒的準備。

投擲出去的石彈一再落下,足夠多的石彈之下落點密集會讓重複命中的機率跟高一些。

講實話就是,之前智瑤出現了錯誤的判斷,以為夯土城牆很堅固,使用投石車更多是為了對魏氏造成心理威懾,還真沒有非要砸塌城牆的要求。

這下不一樣了!

智瑤竟然看到城牆被砸塌,說明真的能夠被砸塌。

哪怕有攻城塔,能不用打攀城戰為前提,可以從豁口發起攻擊,肯定是優先選擇豁口,避免攀城戰出現大量傷亡的呀。

能夠看到很多魏人捨生忘死扛著東西要堵住坍塌的城牆,以至於石彈落下的場面很是血腥。

“發射碎石罷。”智瑤剛才去巡視即將發起攻城戰的部隊,來到投石車部隊這邊,下達了新的命令。

當然不是鵝卵石那種小玩意,哪怕是碎石也有成年人拳頭以上的大小。

發射碎石本來會用在展開攀城戰之前,用來攻擊那些想要堵住豁口的魏人,也挺合適的。

命中率差?足夠多的石塊之下,散佈面積足夠大,還要什麼準確命中率呀!

距離足夠遙遠,慘叫聲傳不到智瑤的耳朵,只是能看到一波齊射之後,城牆豁口處直接沒有能夠站立的任何人。

“攻罷。”

馬蹄聲率先作響,隨後便是早在等待的步兵齊聲高喝“攻!攻!攻!”,再發起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