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主派出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攻打韓氏也是魏斯的主意,算是一種思來想去的死中求活。

目前魏氏已經渡過澮水,不出意外也進入到攻打階段?

“可惜了,沒有能夠將智氏大軍阻擋三個月乃至於更多。”魏斯感覺自己的額頭一涼,之前剛停不久,眼前又重新出現了一片片的雪花。

雪啊?智氏竟然無視了冬季,冒雪行軍來到“魏”城郊外,難道不是表明智瑤想要儘快滅掉魏氏的決心嗎?

之前,魏斯還想不計非戰鬥減員趁冬季讓韓氏屈服,隨著智氏一樣無視冬季,盤算雖說不至於全部落空,希望卻是變得非常渺茫了。

魏斯在看城外的智氏騎兵。

這些騎兵看上去穿著並不腫胖,喊話時口吐白霧,背後有了一面其它季節沒有的披風。

講實話,披風這玩意最大的用處就是在寒冷時提供保暖,舞動起來也有防箭的效果,其餘更多時候會變成一種累贅。

智氏當然有冬季制服,只是保暖效果真的挺一般,冬季作戰耗費最大的會是木材。

比如,營寨內有處處的篝火,沒有任務計程車兵可以圍在篝火邊上取暖。

穿上用來保暖的衣物?頂多就是再穿幾層,羽絨服、棉服之類想都別想。

並不是智氏現在製作不出羽絨服,少量弄一些還行,大量則是沒有那個能力。

至於棉服?諸夏大地暫時沒有棉花,哪來的什麼棉花製作保暖衣物啊。

除了多穿兩層衣服之外,智氏能夠提供給士兵的就是一條毯子,沒有任務給裹上,睡覺時也能多蓋一層。

騎兵增加披風是計劃中的增設配置,目前騎兵就是一種打了就跑的兵種,有一條能隨風飛舞的披風可以起到擋住背後射來箭矢的效果。

耀武揚威一番的智氏騎兵離去了,留下面面相覷的一大批魏氏士兵。

剛才智氏的來人可是將話說得很清楚,魏氏再一次刺殺智瑤,成功倒也就罷了,沒有成功著實令某些魏氏的人感到羞恥。

在魏氏一再闢謠之後,他們以前還不相信魏氏有刺殺過智氏父子,今天又發生了一次,並且智氏拿魏氏家臣間伯的首級示眾,那就很難令人不相信了。

魏斯伸手捂住額頭,知道接下來又該強行洗地一波了。

洗地還只是基礎操作,魏斯認為更重要的是散播關於智氏的一些言論,例如破城之日就是屠城之時,或者一旦城破將會把倖存者打為奴隸之類。

這裡又證明了一個事實,別看魏斯只有十七歲,政治智慧方面還是比較成熟的。

現在,魏氏確實是應該極力宣揚智氏的負面資訊,真實的就無限放大進行宣傳,更多假資訊應該被捏造出來,為的就是讓眾人害怕,害怕到歇斯底里地對反抗智氏。

初來乍到的智氏大軍,他們並沒有立刻展開攻城。

沒有任何意外的就是城池周邊的樹林再一次倒大黴。

有了“新鄭”的那種操作,魏氏竟然不進行效仿,留下城池邊上的樹林提供智氏取用?

並不是魏斯不知道“新鄭”那邊的事情,現實就是魏氏需要乾的事情太多,再來就是冬季放火實在太困難了!

駐紮在“魏”城郊外的智氏,他們花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增加攻城器械,期間需要應對從城中出來以及本來就在城外某些的魏氏部隊。

本來的事情,腦子沒有坑的統帥絕對不會將所有部隊調入城池之內,相反會在城外留下諸多的部隊,要不然就要變成困守孤城了。

在這半個月裡,智氏營寨內高聳的攻城塔多了七座,加上不辭辛苦攜帶過來的那些,總數達到二十八座攻城塔。

其餘體積小一些的攻城器械不是站在城頭可以看到,能看到的就是連綿接近二十里的營寨。

在天氣恢復晴朗之後,魏斯發現城外的智氏輔兵大肆出動,乾的是清理進攻路線上的積雪,知道距離智氏發起攻城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魏斯當然不會眼睜睜看著智氏的輔兵清理積雪,派出部隊出城干擾,演變成雙方小股部隊在不知道多少人注視下的小規模交戰。

智氏這邊不是沒有想過趁著城門洞開搶佔,雙方歷經好幾次較量,一次次是智氏這邊吃了虧,還是樂此不疲地一再嘗試。

“智瑤……”魏斯發現了什麼?儘管距離有點遠,還是能認出智氏營寨前方站在巢車車斗之上的智瑤。

這當然不是魏斯第一次見過智瑤了。

在魏氏和智氏沒有翻臉之前,互相之間的拜訪比較頻繁,有交情的幾個人,他們的子嗣大多還被抱過。

智瑤也看到魏斯了,一開始並沒有注意,後來可以說是直覺或什麼玩意,反正就是認出孤零零站在城頭的那人是魏斯。

“看上去很孤獨的樣子?這是成了傀儡,還是心境的問題。”智瑤並沒有多少好奇心,多少是會產生一些感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