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朝會結束。

智瑤喊了智徐吾、韓庚和中行錡開私下的小會。

“執政,人口普查進行得如何了?”智瑤直接進入話題。

韓庚回憶了一下下,說道:“京畿(衛地)晉地、齊地依然完成,燕地、秦地、鄭地、宋地、吳地進展……緩慢。”

隨後韓庚又說道:“僅計完成普查之地,人口總數為九百萬。”

這個是將登記造冊的數量算進去,包括了近幾年獲得自由的奴隸。

晉國末期時,不算奴隸的人口應該是超過五百五十萬,歷經戰火洗禮的衛國人口約有三四十萬,齊國人口約是一百二十萬左右。

原國已經建立二十多年,期間一直在給予奴隸獲得自由的機會,包括生產和上陣,陸陸續續解放了相當龐大的奴隸,以智氏解放的奴隸最多。

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一代人已經成長起來,晉地、衛地和齊地相加起來人口九百萬,其實是比智瑤預估的要少一百萬左右。

這個八百萬只算十三歲以上的男女,沒有將十三歲以下的男女算進去,再加上十三歲以下的男女,僅是晉地、衛地、齊地的總人數絕對能夠突破千萬。

晉地本來就沒有歷經多少戰火破壞,生活環境不被認為惡化,損失的人口只會出現在自然死亡以及出征陣亡居多。

智瑤最先開發的就是晉地,能不能吃飽是人口增減的關鍵,晉地肯定是持人口上升的姿態。

韓庚拿出來的資料中心,光是晉地就佔了九百萬人口的七百萬,剩下的才是齊地和衛地來分。

“如此之多?”智徐吾看上去很吃驚。

中行錡則是說道:“如此,再加鄭地、宋地、秦地、燕地、吳地……,豈不……”

韓庚搖頭說道:“燕地、秦地與吳地難有太多人口。”

燕國滅亡前的總人口也就八九十萬,原國滅燕國時沒有太過大動干戈,只是燕軍在異族聯軍那邊接連吃敗仗,等待原國成為燕地的統治者,餘存的人口估計也就七十多萬?

秦地的情況複雜一些,他們本來的人口應該是一百四五十萬,只不過半數以上仍舊處在遊牧習性。

原國滅秦國時,秦國與義渠、戎狄先大戰了幾年,後面原軍入侵導致大量的秦人外逃,直至原國統治秦地只剩下五六十萬人。

鄭國更慘,他們先跟宋國打了一場“二十年”戰爭,後面被楚國晉國連翻入侵,最鼎盛時的鄭國也就一百一十萬人口,到了末期只剩下六十多萬人,輪到原國統治鄭地肯定更少。

吳地那邊,先有吳楚交鋒,後來越國滅掉吳國,又有楚軍和宋軍進去肆虐,進來則是原軍與楚軍頻繁交戰。

本來吳國的人口應該是接近一百四十萬,歷經一連串的戰火洗禮,當下還有原軍在不斷展開清洗,預估人口也就四五十萬的樣子吧?

等於說,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時間之內,吳地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

宋地是儲存原有人口最多的一個地方,只是宋國本來的人口也就八九十萬,基礎數值不多,能給原國增加的人口上限極低。

那麼就是說,即便將秦地、燕地、宋地、鄭地和吳地算進去,原國能夠增加的人口數量也就約在三百五十萬上下。

智瑤心裡大概有譜了。

不算十三歲以下,原國當前的人口應該在一千兩百萬左右。

加上十三歲以下的人就,原國當前應該是有一千三百萬以上的總人口。

再把奴隸算進去,人口絕對突破一千五百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