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一年復一年(第2/3頁)
章節報錯
能夠在圍獵上表現優異,起碼指揮一隊人馬作戰的問題不是太大,當一個基層或中層的軍官也能合格。
「諸卿教子有方,寡人深感欣慰。」智瑤不是在裝逼,真心為了一些後輩的表現感到高興。
作為人父,有子嗣被君王高看一眼,肯定是既欣慰又覺得未來有盼頭。
只是太子不在的關係,往年還能稱讚太子讓智瑤感到愉悅,去年和今年沒有臣工稱讚智瑤的其餘子嗣。這是他們明白其中該懂的道理,一點都不想自找麻煩。
哪怕智開離開原國前往巴國已經一年多,再有智瑤從來都沒有表現出儲君更易的念頭,身為人臣再去稱讚君王的某位子嗣,一來會惡了王后,再來就是會讓君王以為成了某王子的狗腿,哪怕對某位王子高看一眼,誰傻了才幹那種事情啊?
「大王,日後滅楚,或可使小輩有其表現。」智徐吾笑著說道。
智瑤對此也是跟著笑了起來。
他們這一輩人,最年輕的也有四十多歲,老的有七八十歲,他們有再大的本事,還能發揮多少年,肯定盼著小輩之中人才輩出。
「老夫子嗣未有成才之人,日後只盼不惹禍,便足以泉下有福了。」孫武的牙幾乎掉光,說話要很努力才能聽得清晰。
眾人對孫武是越來越無語,偏偏只能賠笑,或是乾脆當做沒有聽清楚在講什麼。
智瑤看著孫武,想道:「以前孫武給夫差效力,有太大顧慮沒有培養自己的子嗣,除了早早兵敗身死的孫馳,孫武的次子孫明和三子孫敵,還真的是無比平庸。」
這是孫武知道自己立下的功勞不少,不想子嗣之中有誰再表現得太出色,怕給家族惹禍。
輪到孫武給智瑤效力,想要挽救孫馳、孫敵已經很難,只能傾心教導孫兒輩了。
所以,剛才孫武講那一句話就一個意思,希望智瑤別給孫馳或孫敵什麼重任,又暗示孫兒輩可以得到重用。
諸夏自古有尊老的習俗,只是不像到了西漢用官方權威正式給予活到幾歲的人一些特權。
至於西漢給老叟特權?那是漢武帝年紀大了進行反思,意識到戰爭帶來的問題,先給一些老兵特權,後來漢庭中樞延續下去,慢慢也就讓年紀大的人擁有了特權。
兩漢的習俗在後面的諸夏王朝得到延續,異族入主中原的話,只有一個滿清繼續執行,其餘異族政權並沒有採納。
異族那邊,他們奉行的是適者生存,由於棲息環境惡劣的關係,年紀大了的老人很難得到奉養,到了一定年紀就要去野外自生自滅了。
君臣很難得才有以放鬆方式相處的機會,有些人也就想趁著這種氛圍提出一些訴求。
智瑤並不是一個刻薄寡恩的人,對待功臣上並不虧心,只是也在提防某些現象的發生。
越來越多的人將訴求提出來,慢慢見到智瑤有些皺眉,聰明人開始轉開話題。
「大王,三年抑或五年,展開滅楚之戰?」司馬穰苴警告地掃視了一些人,笑呵呵地對智瑤問道。
若是在正式場合,司馬穰苴根本不會問,智瑤也很難給出答案。
今年是原國吞併宋國的第二年,也是做最後一統之戰準備的第一年。
一年多的時間過去,原國大體上沒有出現什麼大事。
現階段仍舊在頻繁爆發戰事的地方,主要是集中在東南那一塊,原軍剿殺不服之人,跟楚軍持續著小打小鬧。
原國與楚國已經進入交戰狀態,其它區域卻是保持一種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的態勢。
去年秋季時分,東北那一塊東胡寇邊,遭到了原國邊軍的有力反擊,東胡丟下近千具屍
體,跑進山林再一次消失不見了。
原國現在顧不上東胡,只要將東胡攔截在國門之外,暫時並沒有動作太大的軍事反制行動。
有鑑於以後原國一定會入侵東胡,邊軍現階段主要是以摸索地形為主,再找到東胡的棲息地,為日後進軍做先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