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如火如荼(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一支水軍已經穿過海角,不出現意外的話,再遲十天之內就能抵達“琅琊”沿海。
等待水軍一到,原軍不止控制著“琅琊”,並且還把控住“紀鄣”,再有司馬穰苴從北面迫進,留給越軍逃竄的方位只剩下東北方向了。
如果不是兵力不足的話,司馬穰苴連東北方向都不會給越軍留下。
畢竟,越國可是有一支數量龐大的水軍,一旦越軍從“琅琊”的東北方向撤退,退到空間極大的東來區域,或許大多數越軍會被甕中捉鱉,勾踐帶上少數重臣與部隊從海上撤退的可能性還是極大的。
“此戰,我務必保證畢全功於一役,不可辜負大王重託!”司馬穰苴看著沙盤上代表‘琅琊’的模型,低聲呢喃著。
現在可能出現意外的事情只有一件。
早前越國又再集結三萬大軍,原國一直沒有打探到這支越軍的蹤跡。
三萬大軍啊?關鍵的時候突然冒出來,還是很有可能對戰局造成舉足輕重影響的。
當前的形勢對越國非常不利,越王勾踐肯定還會進一步動員,只是以越國的國力來說,再加上吳國人一直反抗越國的統治,再怎麼湊頂多也就再湊出一兩萬部隊,不可能有更多了。
以越國的總人口,以及國內那種狀況,能夠動員出十二三萬的部隊,老實說就是挺了不起的事情。
後面的某些封建王朝,總人口可能有數千萬或更多,集結一二十萬大軍都顯得老費勁,數量上可能遠遠超過春秋戰國的諸侯國,可是戰鬥力以及凝聚力跟春秋戰國的諸侯國根本沒得比。
“將軍!”
一聲呼喚讓司馬穰苴轉頭看去,看到來人是智英,感到有些意外。
很是風塵僕僕模樣的智英先行禮,才從懷裡掏出一個密封的盒子。
司馬穰苴認出了盒子的款式,心裡出現了略略的忐忑,檢查封泥再開啟,抽出裡面的寫著字的絹布看起來。
內容的篇幅不長,先寫了楚國停止對楊越的入侵,大批的楚軍正分別向北部和東部移動;隨後又寫到宋國在大量調動物資,並且已經開始在進行區域性動員。
盒子是智瑤專用的款式,內容只是介紹楚國和宋國近期的動向,沒有給司馬穰苴下達什麼新的命令。
畢竟,當前沒有即時通訊的手段,司馬穰苴率領大軍出征在外,聯絡一次起碼需要半個月以上的時間,除非到了必要的時刻,要不然中樞還是別玩什麼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幹“微操”的把戲。
“楚國和宋國……”司馬穰苴看了一眼智英,問道:“不知大王可有讓你帶話?”
智英就是在等問這麼一句,再次行禮答道:“大王只言‘寡人信重安平伯,儘可任意施為’。”
司馬穰苴慎重行禮,一臉恭敬地說道:“臣願為大王肝腦塗地!”
安平伯就是司馬穰苴。而“安平”是“臨淄”邊上的一座城邑,包含所屬村莊在內,合計約四千餘戶人家。等於說司馬穰苴不止有封邑,還享受四千多戶的供奉。
在原國,受敕侯爵位的有三位,他們是韓庚、鍾全、狐解,封地一開始就是三家原本的勢力範圍,後來進行了減縮。
侯爵以下的伯爵、子爵、男爵則是智瑤一一給安排食邑,總體來說還是顯得比較大方的。
眾多伯爵裡面,食邑最多的不是智氏的某某人,恰恰就是司馬穰苴,次之乃是孫武,後面才是程宵、輔果、智徐吾、程朔等人。
伯爵裡面不是以軍功獲爵的人只有一位,他是竇氏現任家主竇真。
後來,智瑤又給竇氏補了一些賞賜,原因是本來太子妃會從竇氏去選,出於某些原因給吹了。
當然,太子妃從竇氏選只是智瑤私下跟智開提過,並沒有傳出去。要不然說了就必須做,不可能出現變更的。
眾多的子爵中,公輸班的食邑排在第一,甚至比好些伯爵的食邑都要多。
智英只是送信就走了。
司馬穰苴手裡一直捏著那封信,感覺到一股沉甸甸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