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列國近況以及敕封眾臣(第2/3頁)
章節報錯
那九百二十萬人口,包含了原國的全部家族,只是沒有將奴隸計算進去。
因為對秦國的軍事行動還在進行的關係,原國暫時沒有計算來自秦國的收穫。
當然了,以兼併的方式來增加人口,短期內非但很難利用,乃至於還要投入很多資源進行安撫,過後的隱患也絕對不會少。
“辛虧我在齊地摸索和試驗了有效的融合手段,要不然短短兩年猛增兩百來萬人口,一定要被撐壞了。”
“同一種手段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地方,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一點。”
“其他國家已經滅亡,沒有足夠威望的人領頭,他們很難再起什麼波瀾。”
“需要注意的是楚國人,楚國雖然陷入頹勢,普通楚國人對羋姓的向心力歷來不差。沒有那些封君以及別有用心的公族拖後腿,楚國一定會更強。”
“到底要怎麼對待納入統治的原楚國人?單純的懷柔和強硬都不會有什麼好結果,軟硬兼施需要的時間週期太長,當前根本不允許拖下去!”
比起怎麼來處理納入統治範圍的楚國人,趙氏代國那邊的事情完全可以先放一放。
智瑤的案頭就有相關的奏報,講的是那些原楚國人十分抗拒原國的統治,時不時鬧事都還算是輕的,有組織和成規模起事在短短不到一年之內發生了二十七次。
最詭異的是什麼?沒有楚國朝堂沒有派人搞事,起事都是原楚國人的自發行為。
原國對待新近納入統治的楚國人跟其它地區一樣,周地、魯地等地方會有抵制情緒,有組織和成規模的起事也有,只是相比起楚國人,其它地方簡直能夠稱得上迅速接受現實。
智瑤已經派人前往楚國,不是要趁著楚國虛弱宣戰,使節的任務是與楚國達成和平。
原國會做出不再入侵楚國的保證,前提條件是楚國宣佈接受現狀。
這是什麼套路?無非就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操作,要讓淪陷區的楚國人認清被楚國君臣拋棄的事實,會不會產生怨氣或其它,一定是會有的。
只要楚國君臣被厭惡和憎恨,說不定某一天淪陷區的楚國人,他們會成為滅亡楚國的急先鋒?
智瑤還準備了另一個方案,一旦楚國君臣足夠清醒拒絕和平建議,原國只能將當地名下土地超過千畝的人以及有名望的人遷徙走,隨後再戒嚴相當一段時間。
這一套是智瑤學自西漢時期,小豬僅僅用這一套做法就牢牢控制住了整個國家,並且成功有效地一次又一次打擊了地方豪強,保證了官府對地方的有效統治。
事實上,智瑤很想在原國大搞一次土地釐定和人口普查,奈何時機著實不對。
真不是缺乏相關的操作人員,智瑤花費了那麼長的時間和投入無數資源培養人才,相關的行政人員真的不再缺乏。
限制智瑤的原因是釐定土地和普查人口,勢必會讓國家出現動盪。
韓氏已經退讓,致使狐氏、鍾氏等一些家族產生警惕,再有新的動作就很不合適。
另外,韓氏的退縮讓智瑤做出了用十年時間掃平天下的計劃,需要保證內部維持最大的穩定。
“我王,諸事已然準備就緒。”豫讓過來彙報。
智瑤轉頭看了一眼窗外。
閣樓足夠高,能看到遠處的山脈。
到了冬季,如今的曠野已經是青黃斑斕的一片,再有半個月左右就該迎來第一場雪了。
智瑤站起來走到外面的陽臺,向下俯視能看到全副武裝的一隊隊親衛,更遠的地方則是站崗計程車兵。
“不管是叫‘長安’,還是取名為‘中京’,總之是應該修築了啊?”智瑤並不喜歡以他國都城為自己的首都。
既然秦國已經崩潰,智瑤為什麼不選擇將都城設在秦地?一來是原國當前的重心在於大河以南,再來的問題著實是多多。
一旦智瑤將都城設立在秦地再將函谷關修建起來,安全倒是有足夠的保障,問題是顯得過於偏遠了。
智瑤真要將都城設在秦地,首先要進行超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僅是這點就難以辦到。
歷史上的秦國,進行統一之戰階段的都城安全,不是簡單因為有函谷關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