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不為天子,當做人皇(第1/3頁)
章節報錯
“君上,如今‘新鄭’僅剩一郭,往內便為宮城。敵軍故作頑抗,楚、宋、越聯軍復來,亦難逃敗亡。”
又到了一年的秋季,歷經兩年多的“新鄭之戰”已經來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作為中原第一城的“新鄭”在原軍的攻打之下,花費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才攻佔外圍的城牆,打到了“新鄭”築城之初的首道城牆,拿下之後就是展開對宮城的攻打了。
為了將戰事推進到當前階段,原軍不止屢次與楚軍在曠野展開會戰,與宋軍、越軍也已經交手多次。
“敵軍已有決死之志,諸位不可大意。”智瑤說道。
原軍每攻下一道城牆就會勸降鄭國君臣一次,一次次都是遭到了拒絕。
自楚軍撤兵回國,宋軍與越軍不戰而退,時間也已經過去了半年。
一個月前,楚國、宋國和越國再次組成聯軍,他們屯兵在宋國的“雍丘”之後,派出使節謁見智瑤講了無數的道理,請求原軍從“新鄭”撤兵。
那個舉動看似搞笑,其實就是留有春秋的遺風,說是搞笑只因為時代已經變了。
尤其是宋君欒表示願意居中調和,請求智瑤在鄭國付出足夠大的代價之後撤兵,同時表示楚國、越國、宋國和鄭國不再與原國為敵。
如果智瑤答應了宋君欒的提議,除了依舊是走稱霸的路線之外,以現代人的思維會讓歷時兩年的戰爭變成了過家家。
其實“過家家”是現代人的理解,以當時人們的看法叫仁義,也被稱為“君子之戰”。
智瑤只要答應下來,等於原國瞬間就能達成稱霸的成就,不出意外在未來的數年時間內,鄭國、宋國、越國……乃至於楚國都會對原國表示出服從,只是維持的時間絕對不會太久,必然迎來新的紛爭。
問題是很多人想成為天下霸主,獨獨智瑤想要完成改朝換代。
智瑤為了想要達成目標,不止壓制了韓氏對周王室的支援,甚至在天使出現並求援之後,表示原國暫時對周王室的慘況有心無力。
所以,不止鄭國地界內一再爆發激戰,周王室境內已經被楚軍肆虐得不成樣子,尤其楚軍已經在攻打“洛邑”了。
當前階段,仍舊負責攻打“新鄭”的原軍有八萬,另有七萬移動向宋國的邊境與宋、越、楚聯軍對峙。
在攻打“新鄭”的這些日子,原軍死傷近萬,報廢的攻城器械數以百計,即將完成最後一個步驟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放棄呢?
此時,智瑤與眾臣位於城牆之上,一邊開會一邊看著拋石車、床弩和弓弩部隊向敵軍發射。
一些拋石車和很多床弩被假設在城牆之上,一發發石彈以及弩箭被投放到城中。
如飛蝗一般的箭失在一段又一段的梆子聲中升空,飛了一小會之後落下。
各種東西在飛,使得場面看上去極其浩大!
在地面,僅是這一個方位,數千原軍列陣以待,攻城塔和雲梯在牛的拉動下上前,攻城車則是人力推動著向城門而去。而列陣以待的原軍士兵,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合力扛著梯子,只待一聲令下會衝上去攀城。
因為原軍的各種遠端武器投放覆蓋的關係,位於城牆段上的鄭軍數量並不太多,更多的鄭軍藏在城牆後方,他們會在原軍停止遠端武器投放派兵攻城之時,再上城牆與原軍士兵展開肉搏。
戰爭打到如今的階段,鄭軍不止數量下降到不足兩萬,身體和精神狀態也是相當糟糕。
鄭國君臣要感謝時代的特殊性,當前的人更加忠貞,並且習慣服從於上級,要是換作其餘的時代,不是會出現將領反叛,便是士兵自行崩潰了。
沒有淪陷的“新鄭”區域內,其實還有一支楚軍……,或者也不能稱之為楚軍,他們是宗樓為首的一支武裝力量。
之所以不那麼確定到底還算不算是楚軍,主要是宗樓已經不想再去楚國,早先想要投奔越國,後來則是猶豫要不要奔赴原國。
宗樓會出現猶豫的道理很簡單,他們已經沒有了突圍的可能性,要麼在守衛“新鄭”的過程中戰死,不然就是戰敗被俘。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可能性,宗樓等了很久一直沒有等來原國的勸降使者或是書信,隨時都能原地跳反的條件下一直蟄伏著。
一陣陣的撞擊聲傳入了很多人的耳朵裡。
那是原軍的攻城車已經推到城門位置,使用撞門錘正在撞擊城門。
城牆之上有鄭軍士兵冒死扛起石頭往下砸,奈何攻城車的頂上有防護裝置,砸下去的石頭與盾牌發生碰撞,發出一聲沉悶聲響就滾落到旁邊去了。
攻城車自帶護頂,形狀為一種容易卸物的三角結構,之所以後來會再加護盾牌以及一層蒙皮的原因是,鄭軍學會了播撒火油再射出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