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突如其來的機遇(第2/2頁)
章節報錯
“畢竟正處在變革的階段,很多事項不是頒佈一項法令就能成為不可逾越的規則。哪怕是成為了新的規則,同樣會遭到太多人的忽視。”智瑤由於韓庚的表態更不想立刻處置,只是意識到了新規則被認可並執行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沒有機會讓智瑤搞一出“徙木立信”來,他更喜歡的方式是潛移默化,看樣子很有必要出現一次大事,使得原國人徹底明白時代已經變了。
韓庚不知道智瑤在想什麼,說道:“秦國或將捲土重來,鄭國拒不歸降。此乃難以救援天子之因!”
智瑤沒有給予韓庚任何回應。
現在願不願意救援周王室的選擇在韓氏手上,哪怕周王室這一波被幹沒了,跟智瑤以及原國公族一點干係都不會有。
“周王室有可能被三萬楚軍滅掉嗎?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啊!”智瑤突然間想到這個。
勐然間,智瑤開始有所期待了。
如果周王室就那麼沒了,天下人會失去共主,會進入到群雄逐鹿的時代,誰再一次一統天下都不會存在什麼法理上的缺失。
換作是原國最後把周王室滅掉,不管是用什麼理由,一個下克上的定義總歸逃不過,原因在於智瑤接受了周天子的冊封。
姬周也是下克上取代了殷商,搞得需要弄出非常多神神道道的玩意,再盡情對殷商進行抹黑,用以證明姬周取代殷商的正確性。
很多朝代都是身為人臣下克上獲取江山,他們能那麼幹,有一天也會得到相應的下場。
那麼做的王朝,對內的提防遠超對外,怕的就是某天自己也被取代了。
得國之正莫過於驅逐異族入侵者,能夠有一個解救萬民於倒懸的大義名份,內部權臣想要取而代之的難度也會增大,極可能發生手裡掌握大權的臣子被皇帝一句話就解職的情況,乃至於皇帝一句話就能讓無數人前仆後繼想要除掉權臣,核心緣由在於開國皇帝的得國之正。
智瑤開始想道:“我要不要做點什麼,比如暗中支援那批楚軍,乃至於乾脆派出軍隊偽裝成為楚軍攻克‘洛邑’呢?”
雅文庫
這個想法著實太過於誘人!
“不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我不能那麼做!”智瑤硬生生忍下了做點什麼的衝動。
偷偷摸摸再被發現,對名聲的打擊非常嚴重,還不如正大光明出兵把周王室滅掉,至少還能落個光明磊落的說法。
不能偷摸著乾點什麼,不代表就真的什麼都不做了。
後面,智瑤叫來夫僚,吩咐道:“你擇可靠之人往王畿私見楚將,予此物。”
原軍不是俘虜了楚君中嗎?其中包括獲得了一應的印璽。
如果那支楚軍攻下“洛邑”並幹了什麼慘絕人寰的事情,命令就是楚君中下達的,關原國什麼事,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