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來想去的輔果不知道是怎麼想的,跑來趙氏求見趙鞅,受到姑布子卿的招待又說了尋求庇護的話。

等姑布子卿離去,又有點琢磨明白點什麼輔果心裡後悔了,想走卻是好像走不掉的樣子?

那是姑布子卿深知控制住輔果就能插手智氏的內部事務,下意識命人看住輔果,反正在趙鞅處理之前別被走脫。

趙氏的武士得到什麼命令就執行,不免也會用警惕的態度去對待不知是敵是友的輔果。

所以了,重重的誤會下來,輔果發現自己挖了一個坑跳進去,剛從一個坑爬起來,好像又主動跳進了一個更深的坑裡。

“輔仲勿驚。如有不平,鞅可聽一二。”趙鞅對輔果的稱呼有深意。

智申是智躒的嫡長子。

輔果其實也是智躒的兒子,還是嫡出的第二子。

在原版的歷史上,其實要等智躒死了之後,智果才別出為輔氏。這個歷史版本不知道什麼情況,智躒很早就讓智果變成了輔果,也就是早早就讓其別出了。

“不平?這話的引導性也太明顯了吧!”輔果一下子就察覺到趙鞅對智氏滿滿的惡意。

趙鞅面無表情地看著輔果,等待前來尋求庇護是個什麼意思。

而輔果知道想爬出這個坑比較不容易,要說作為二五仔幹傷害智氏的心,其實真的沒有。

“我父故去時,果因於誤會惡了兄長……”輔果開始編故事,包括是什麼誤會,又是跟程宵什麼關係,玩了一手八真二假。

安靜在聽的趙鞅有自己的判斷,停下來覺得輔果說的大體上靠譜,只是納悶好像不到輔果來趙氏尋求庇護的程度啊。

“瑤不類束髮之年,我亦惡之……”輔果只講這麼多,不說更多是怕編出來的話漏洞太多。

關於智瑤的妖孽程度?總掌智氏一切的智躒最為清楚,再來可能是趙鞅瞭解最多了。

這個是趙鞅在趙氏虛弱之後,認為智氏的威脅增加,想方設法去了解智氏的一切。

僅是從外部當然不可能瞭解一個家族的全部,一些事情則是還能看出一些端倪。

所以,趙鞅知道智瑤對智氏的重要性,同時也清楚智瑤到底有多麼聰慧。

“今日前來,果有唐突之處。”輔果說道。

趙鞅能看出輔果的心態複雜又害怕,多少心裡挺納悶,訝異輔果到底招惹智瑤多狠。

另一方面來說,趙鞅對輔果前來尋求庇護也覺得有點好笑,心想:“智申對智瑤的寵溺舉國上下皆知,怕是因為這樣才讓輔果心裡極度忐忑?輔果覺得智瑤是我的女婿,出了事情或許可以轉圜一二?這樣的話,輔果前來尋求庇護……,道理倒也講得通了。”

什麼輔果要背叛智氏之類?反正趙鞅一想就排除了那種可能性。

現在是宗族社會,即便是內部鬥爭再嚴重,不管是有什麼迫不得已的理由,背叛家族還是會被主流所鄙視,不可能有朋友,某天在街頭被人殺了都會被罵活該。

梁嬰父就是那麼種情況,死了也就死了,一個幫忙報仇的人都沒有。

輔果跟趙鞅聊的時間不長,後面也沒有待在趙氏。

他出了趙氏的門,一邊想著事情一邊往老智家走,門口遇到了程宵,對視了一眼,心態更放鬆地進去了。

程宵是在智瑤回到家中之後親自進行釋放,兩兄弟講了蠻久的話,後面智瑤讓程宵去門口配合家臣招待前來悼念的客人。

輔果看到程宵屁事沒有,心情肯定就更放鬆。他還主動去找智申,看見智瑤也在,請求其餘人迴避,再把自己這些天想什麼和做了什麼,包括去了一趟趙氏,什麼都詳細地講了一遍。

“趙氏覬覦我家?”智申早知道了,沒想到的是是智躒的死訊剛傳出去,趙鞅竟然聽到輔果尋求庇護還進行了接見。

現在不再是講“禮不伐喪”的年代,可不是死敵的話,別人家死了重要人物,還去想搞事情,品德也是惡劣到了一種極致。

智瑤倒是將輔果想做什麼事情琢磨明白了,用驚奇的眼神看著輔果,心裡面在想:“家族之間互相算計很正常,老趙家沒有品德隨著趙鞅殺死送上門的趙午也變得人盡皆知。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輔果有這樣的膽略啊!”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輔果覺得自己可以擔任一下樑嬰父曾經的角色,不同的是他輔果絕對不會背叛智氏。

也就是說,輔果要玩一手無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