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準備化家為國了(二合一)(第2/4頁)
章節報錯
“非我不往,乃是東境正處要緊之時。”智瑤再次婉拒。
那樣讓韓庚很尷尬。
畢竟,韓氏拿出了很大的誠意,並且是第三次遭到智瑤的拒絕。
智瑤看出了韓庚的尷尬,想了想說道:“庚亦知曉我家動‘鄴’城以東工程,乃至無力出兵甚多。如以國戰,庚何不邀眾家同往?我家可出一‘師’,再遣孫武為‘將’。”
單純以名聲來論的話,孫武比不過智瑤。
這個是智瑤有著多重身份的加持,再來是戰績也著實彪悍。
攻破一國都城是吧?
孫武跟伍子胥合作攻破了楚國的“郢”都,並且是作為副手。
光是被智瑤率軍攻破的一國都城就有四座,別說智瑤還是晉國智氏的宗子,目前更是晉國的六“卿”之一。
幹成同一件事情,不同身份帶來的效應並不一樣,肯定是身份比較高的那個人獲得更多的光環,帶來的轟動也會更大。
“孫武?好像也是可以……”韓庚心想。
如果智氏這邊是由孫武統兵,西征主帥當然是由韓庚擔任,孫武可以作為副手或是參謀啊。
智瑤就是上面那個意思。
韓庚從智瑤這邊離開之後,不做歇息去找到了魏駒,沒有講跟智瑤是怎麼個溝通方式,單純說出結果。
劃分擴張的方向之後,智氏、魏氏和韓氏的戰略目標都挺明確,各自也有無數需要忙碌的事情。
魏駒對智瑤答應智氏可算願意出兵並沒有感到意外。
這個就是韓氏願不願意事先拿出好處分配的區別了,之前不願意沒人願意鳥,後面肯拿出來必定變得不一樣。
不單純是有沒有好處的原因,其實跟態度有關。
大實話則是,有好處更關鍵一些!
說白了,誰都不是誰的爹媽,想要尋求幫助,尤其是出兵這種兇險難料的事情,張張嘴就想別人付出,著實是想太多了。
有一個冬天讓韓氏去理清楚明年西征的計劃,後來請求智瑤讓孫武來到“新田”實際參與謀劃。
看上去很閒的智瑤並沒有參與謀劃的念頭,每天不是陪一陪家人,便是外出或邀請其他人來家中飲宴。
“秦人兇悍,不畏死也。”中行錡不久前才從封地來到都城。
今天,智氏的重要族人都在。
他們看上去一個個神采飛揚,足夠體現出智氏的蒸蒸日上。
中行錡在講秦地那邊的見聞,不擴音到秦人會去襲擾封地。
根據中行錡的說法,秦人騎馬不斷襲擾晉國各個家族在秦地的封地,採取的是一種打了就跑的戰法。
那種戰法無疑就是利用機動性的優勢,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熘,顯得很流氓的同時,實際上也是相當有用。
智瑤說道:“明歲瑤調三千騎兵往西常駐。錡可與近鄰相商,僱傭我家騎兵確保不被秦人襲擾?”
中行錡著實沒有想到家族能這麼給力,尤其是東面正在緊要階段,還能派遣三千騎兵西向。
這個就要提到智瑤長年來對騎兵的建設了。
諸夏現階段真不缺會騎馬的人,只是他們真的無法騎馬作戰而已。
有了馬鐙和馬鞍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起碼能夠騎馬射箭,哪怕是沒有裝備馬蹄鐵,不過是讓戰馬的折損率居高不下罷了。
騎射對著甲率高的軍隊殺傷力不強,參戰也就是起到襲擾作用,再來就是敵軍崩潰之後的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