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純屬陰間打法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浮橋長度多少先不論,寬度約是在五米左右,能夠允許六七人並排,馳騁狀態的兩名騎兵並排衝鋒也能辦到。
一陣馬蹄踩踏木頭的聲音作響,由於聲音太特別的關係,吸引了不少人將視線轉移過去。
他們看到的是十個騎兵分成了五個梯次,每一個梯次間隔約是三米,並排的兩名騎兵策馬衝鋒的畫面。
葉公沒有遭遇過這種打法,一時間想到的是讓智氏騎兵衝過來,再利用灘塗的軟地面弄死,看到智氏騎兵後面緊隨著大量的步兵,立刻出聲高喊讓浮橋上計程車兵全線退回來。
而這時,葉公之前派出去的人回來了,稟告位於渭水南岸的晉軍先用步騎衝營,晉軍騎兵跟他們所知道的單騎走馬根本不是一回事。
這一支對渭水南岸楚軍營寨發起攻擊的晉軍,他們發現想要摧枯拉朽擊敗楚軍很困難之後,不再繼續深入攻擊,搞出了一邊撤退,一邊到處點火的動作。
點火?這真的是大大出乎白公勝的意料,更是直接讓收到訊息的葉公傻眼了。
楚軍再有萬般算計,營寨裡面被放火,他們的第一要務肯定是先想辦法滅火,否則等火勢成型之後,有再多的盤算全沒用,只會得到一個葬身火海的下場。
點火是鍾武的主意,原因是他們攻入出兵之初順利,越往裡面突就遭遇到的抵抗越頑強,後面甚至差點被切了後路。
楚軍遭到襲營之初產生驚慌,確確實實是讓晉軍的攻擊比較順利。有了白公勝能夠穩住心態,白公勝的自信鼓舞了貴族,貴族有抵抗的決心就不容易逃跑。
貴族不打算逃跑的情況下,依附貴族生活計程車兵即便現在逃走,他們後面也要成為孤魂野鬼,只能跟主人一起生一起死了,因此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潰散,僅僅是極少數人一頭鑽進林子逃跑。
事實上也是那樣,士兵現在並不是拿國家的軍餉,他們的土地也不是國家均予,賴以生存的一切都是繫結在效忠的貴族身上,並且他們的這種“繫結”非常牢靠,牢靠到頭頂上換了個一個貴族,他們沒有戰死也有可能失去所有,乃至於變成一個奴隸,哪能沒有向心力呢。
這個跟他們是楚人也有關係。
畢竟,哪怕楚國衰敗了,他們至少曾經稱過霸,心氣方面絕不是什麼小國寡民能比。
換作是一直被欺負的國家,他們並沒擁有過輝煌的歷史,遇到了事情無法從本國的歷史找到輝煌篇章來自我鼓舞,相反國家的歷史中充滿了各種跪下求存的例子,遭遇到難以抵抗的危機,心裡面更多的想法會是怎麼跪才能換來繼續求存了。
渭水北岸的晉軍先有一批殺到南岸,他們並沒有做任何的停頓,過了渭水就立刻撲向周邊的楚軍。
站在某個山頭觀戰的智瑤看到渭水南岸的楚軍營寨起火,不在計劃之內的場景出現,微微皺了下眉頭又鬆開了。
老實說,智瑤突然發現鍾武有點東西。
“把守灘塗楚軍,乃是何人為將?”智瑤問道。
這個就需要派人去問,等一會才會有答案送過來。
不久之後,答案送到智瑤這邊。
“子高?”智瑤有點迷糊,著實不知道是誰。
要說是葉公的話,智瑤肯定第一時間就知道是誰了。
智瑤對左右說道:“此人用兵老練,如無後方著火,我軍奪取灘塗必難。”
這一場戰事打到現在,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都是楚軍處於不利地位,接下來無非就是楚軍會全軍覆沒,還是白公勝率領殘兵敗將撤出去,哪天再接著繼續打,或者是直接撤回楚國去。
智瑤沒有料到的是鍾武放火放上了癮,不止是在楚軍營寨內放火,還率軍去了上風位置放火。
其實除非是天乾物燥遍地枯草,大量的樹也缺乏水份,要不然想在深山老林放火也不是那麼容易大面積燒開。
所以,鍾武派人放火,刻意找來的枯木和枯草倒是燒了起來,向周邊蔓延的速度非常慢,不成猛火之勢為前提,產生大量濃煙也就成了一種必然。
結果是濃煙被風吹著向楚軍營寨,造成了楚軍營寨被濃煙所籠罩,一片人聲沸騰,結合周邊滿是綠色的植物,時不時隱隱現現的營寨設施,看著有那麼點像是某個古戰場突然顯然,裡面仍有陰兵叫囂的意思。
雖說是很難成為一燒一大片的火勢,敢在滿布植被的地方放火,膽子還是要足夠大。
鍾武這麼幹也算是歪打正著,搞得原本被彈壓下去的楚軍士兵重新恐慌起來,更是搞得不明情況的葉公無法專心堅守灘塗。
一再被嗆得直咳嗦的白公勝發現想再彈壓下去很難,濃煙籠罩之下想調兵更難,甚至出現了不少貴族帶著自家兵馬離營逃跑的現象,一顆心變得哇涼哇涼的。
“老夫不服!”
先是遭到半渡而擊,而後又碰上晉軍這種搞濃煙嗆人的戰法,白公勝氣到血管簡直是要爆炸。
晉人怎麼就不懂得學一下宋人,先讓楚軍渡河,等楚軍擺好陣勢,兩軍再進行激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