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樓煩?雖說是這麼個名稱,其實就是個地名,當地的遊牧部落認不認可大家是同一個人種都還存疑。

因為趙氏可能會參戰的關係,不止是智瑤變得更加重視,連帶韓庚等人也變得更認真起來。

會議之後,智瑤吩咐豫讓,說道:“即刻歸去,告知大人調兵‘智’地。如若聯絡中斷逾期十日,大軍當即西進。”

世界上有些事情完全是不得不防啊!

先有韓氏提議西進攻打秦國,再有趙氏出現在秦國,可能是一件碰巧,智瑤卻是不得不防。

並且智瑤不光要防著韓氏,更不能忽視了魏氏,乃至於誰都要防著點,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出兵西征就有做一些準備,智瑤現在覺得那些準備或許不足。

豫讓問道:“可需罷止征討諸方?”

現在智氏是在幾線用兵來著?好像有四個地方在同時用兵。

也就是當前這種時代,再加上智氏體量大又儲備充足,要不然哪怕大多數地方的用兵數量比較少,還真不是每一個國家或家族能這麼玩。

智瑤猶豫了。

按理來說,存在可能的陰謀,還是韓氏與趙氏勾結,乃至於韓氏、魏氏和趙氏在對智氏設局,智氏再怎麼反應過度都不為過。

可是呢?智氏蠶食齊國是既定戰略,滅掉衛國進行消化在最後關頭,鮮虞那邊的兵力肯定不能調走。

智瑤說道:“你需告知大人勿用擔憂,諸地征戰亦不可止,關注諸家便可,有所異動……勿用顧忌與瑤。”

豫讓怔怔地看著智瑤,估計是在納悶智瑤的膽子怎麼能這麼大。

智瑤又說道:“智氏不欲再啟內戰,如有他人算計於我,錯不在智氏!”

一直以來,智瑤想的是先用大部分力量種田,對外則是保持一種穩中有進的態度就好。

如果說因為智氏太強大,導致幾個家族恐懼之下按耐不住,他們不想好好過日子,大不了智氏跟他們拼了就是。

豫讓臉色大變,驚疑不定地說道:“魏氏亦會叛我?”

呃,豫讓哪怕跟魏駒血緣關係不近,其實也是魏氏的後裔來著。

說起來,智瑤也是足夠信賴豫讓,才會派豫讓回去稟告。

當然了,智瑤這人做什麼都會防一手,派豫讓只是其中一路,真正會見到智申並事無鉅細稟告的人是臺狐。

說白了,智瑤猜測這一次有陰謀,索性就連豫讓都試探一遍,看看豫讓到底是個什麼成份。

豫讓走了。

另一個會回國的臺狐任務更重,除了找智申稟告之外,還擔負起了查明魏氏、狐氏、鍾氏動向的任務。

陷入疑神疑鬼狀態的智瑤對“高陵”的處置發生變動,由之前不緊不緩的攻城,變成要求韓庚用最快的速度將“高陵”拿下。

韓庚對於攻城部隊全是韓氏來出有點意見,得到智瑤承諾以後將“高陵”分給韓氏的決定,勉為其難將內心的不滿壓了下去。

結果是智瑤看到韓庚的反應變得更加疑神疑鬼,再一次命令自家的軍隊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