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晉可盟吳滅齊!(第五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逢同雖然是奸佞卻是吳國的重臣之一,出現在齊軍營地周邊,能夠讓晉國這邊有很多的文章可作。
“我前來援救與齊,齊竟與吳圖謀害我!”智瑤為齊國這種背叛盟友的做法感到深深的憤怒,臉上更是充滿了委屈。
逢同有點懵逼了。
對,沒錯,夫差派逢同去聯絡國書,本就是想要一起謀算晉軍。
可是吧?晉人的反應真是快,剛看到人就猜出來了。
這該是自己平時心裡多麼厚黑,才能在看到某人就能立刻知曉答案呢?
“相爭為國,晉吳並無私仇,瑤不欲加罪大夫。”智瑤說道。
逢同本來就沒有多麼害怕,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前提下,他頂多就是被用各種語言羞辱,或許還會受點皮肉之苦,死那是不會死的。
晉國跟吳國非但沒有什麼私仇,正式交戰之前在國仇方面也是沒有,相反兩國曾經很是哥倆好,尤其是晉國對吳國的幫助非常大。
事實是什麼?就是晉國單憑一己之力將吳國從蠻荒和野蠻群體中拉出來。
光是申公巫臣帶去吳國的竹簡就多達百餘車,並且還帶去了各種技術人才,別說還有晉國當睜眼瞎無視吳人的各種奇裝異俗接納成為文明社會一員的事了。
吳國沒有記住晉國的恩情,並且已經在用實際行動幹恩將仇報的事情。
當然了,吳人早早就學會了一個道理,國家與國家沒有恩情一說,只有利益永恆。
這麼看的話,吳人的思想覺悟比諸夏其餘國家的人,起碼領先了五百年之多。
智瑤這邊跟逢同在各種表演,不止唬得逢同一愣一愣,還讓逢同生出一種比較荒謬的覺悟。
什麼覺悟?逢同覺得智瑤跟夫差就是同一類人,很喜歡搞那種給人定下標籤,玩栽贓陷害和唯我獨尊太手熟了!
另外一邊。
豫讓帶上五十名甲士以及三百名常規兵種,以傳達晉國“元戎”命令的理由來到齊軍的中軍大帳。
甲士和其餘常規兵種當然不可能全部擠進齊軍的中軍大帳,只有豫讓和四名甲士進去。
高無邳對於一下子來那麼多智氏計程車兵有點想法,能選很不想放人進入營地,奈何無論從國家逼格,還是當前的從屬關係,再心虛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所以,高無邳一面派人讓全軍提高警覺,另一邊又在中軍大帳周邊的帳篷裡暗藏了準備就緒計程車兵,沒有等他們一切做好前,豫讓卻是氣勢洶洶又蠻橫霸道地連續闖關到了中軍大帳。
“便為伯國之使,大夫不覺失禮?”高無邳看著闖進來的豫讓,滿臉不悅地問道。
豫讓先站在帳簾邊上掃視帳內一眼,後面不發一言又徑直逼近高無邳,離得近了很直接地抽出戰劍,再快步奔向了露出錯愕表情的高無邳身前,劍尖幾乎要捅進張嘴欲要喊叫的高無邳嘴巴里。
帳內的其餘齊軍將校被豫讓那樣的舉動給驚呆了,一時間竟是沒人能夠及時反應過來。
跟隨豫讓進入中軍大帳的另四名智氏甲士,他們手持利刃前指,面甲後方的一雙眼睛幽幽地掃視著齊軍將校。
“爾等,竟……”
一名齊國貴族話沒能說完,頸動脈已經被割破,人軟綿綿地倒在地上,喉嚨發出誰都聽不懂在說什麼的聲音。
動了手的智氏甲士看都沒看倒在地上的齊國貴族一眼,繼續用森冷的目光掃視其餘人。
如果說齊軍將校之前還有疑問,倒下了一名同伴總該確認下來,智氏這些人真的是來者不善!
帳簾又被撩開,走進來十餘名智氏甲士,看他們手中的兵刃帶血,中軍大帳周邊的齊軍應該是在悄聲無息中魂魄歸西了?
現在,齊軍將校並沒有被堵住嘴巴,他們在事先也有進行準備,有人大喊一聲的話,周邊埋伏起來的齊軍士兵還是能夠從帳篷裡衝出來,再將中軍大帳給圍了。
帳篷內短暫的安靜之後,高無邳沙啞著聲音問道:“足下,此舉何意?”
豫讓沒戴面甲,面無表情說道:“奉上命,捉拿背信棄義之徒,收繳齊國之軍,以作當做之事。”
一下子被刺激到的高無邳恨聲道:“智氏掠我百姓,奪我黎庶,佔我疆土……”,話到一半,看見豫讓臉上的嘲弄,反應過來這是不打自招了。
為什麼要將百姓和黎庶區別開?因為有姓的人是貴族,目前的黎庶沒有姓氏呀。
“如讓所料不差,四周營帳必有伏兵。足下大可放聲嘶吼,命其殺出,且看我等刃利,抑或伏兵可勝我家五百精銳。”豫讓一副讓高無邳趕緊喊人來救的架勢。
高無邳被激怒,差點真放聲喊人。
只聽豫讓又說道:“便是爾等僥倖,我家尚有萬餘之軍在側。爾等再有僥倖得脫,我大可盟於吳,合兵攻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