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沒出新手村就碰見滿級大佬(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麼就是說,趙毋恤一直緊盯智徐吾本部,結果是盯了個寂寞,還是給悄聲無息地進行了分兵,不止成功躲過了哨探的偵查,還摸到了“晉陽”北邊十里之外。
“我剛才還對趙獲說無法救出代君就殺掉,看來援軍能不能上去是個問題。”趙毋恤心裡頗為自嘲。
殺掉代君?智氏殺了便殺了,趙氏殺掉也會變成智氏殺掉。這點對趙氏很重要!
在趙毋恤看來代國君臣挺蠢的。
似乎也是那樣?要不然代國一來不瞭解晉國內部的形式,再來就是沒察覺到趙氏的惡意,得到邀請還真就傻乎乎來了。
趙毋恤喚來姑布子卿,說道:“我以率一‘軍’而出,‘晉陽’交予大夫。”
姑布子卿沒多說什麼,行禮應:“諾!”
看似趙氏想做什麼都被智氏事先猜測道,基本也就什麼話都不用多說了,之前備下的方案提早執行便是。
什麼方案?簡單說就是趙毋恤趕緊將代君控制在手裡,留下姑布子卿死死守住“晉陽”這種堅城,或許趙獲也會帶著兩個“師”重新返回,帶走出一個“軍”的趙毋恤則是救了代君之後順勢趕往代國。
“‘晉陽’是困局,能堅持多久便是多久。希望趙毋恤能夠儘快控制住代國,也希望智氏和魏氏還能夠交流。”姑布子卿肯定是贊同趙毋恤一系列籌謀的人之一,有些事情看得很明白。
沒什麼複雜的地方,只要“晉陽”一天沒有陷落,趙氏多少還有談判的籌碼,比如用舉族出奔,發誓不會報復,並且表示控制代國就會得到滿足,一系列來作為來換取停戰的籌碼。
他們認為智氏或魏氏會同意的理由一樣挺簡單,趙氏都不在晉國繼續混了,等於對智氏和魏氏不再是威脅,相反變成了兩家可以合作的物件。
真的如趙毋恤所料的話,趙氏也就脫離了泥潭,陷進去的變成智氏和魏氏,時局一再變幻之下,誓言什麼的聽聽就好,足夠趙氏在其中謀求翻盤。
不得不說的是,以常理來看的話,也就是還遵從之前的規矩,趙毋恤的想法現實而又實際,非常有成功的可能性。
奈何有那麼一個人的想法比較與眾不同?智瑤屬於那種要麼不做,一做就徹底做絕的人,並且道德底線無比靈活。
花費了大約一個時辰拉出一個軍團的趙毋恤出發了,他沒有前往支援趙獲的隊伍,繞開正在交戰的區域直奔代君所在位置而去。
在其後,智徐吾的命令下,智氏再次分出兩個“師”前往攻擊趙獲所部,主力則是營地都沒有拔出徑直向“晉陽”北邊移動。
人在“晉陽”城中的姑布子卿聽到彙報,額頭瞬間佈滿了冷汗。
看來智氏一定“配合”趙氏動作的想法都沒有,完全就是不管趙氏做什麼,智氏一切按照自己的節奏來。
這種交戰模式姑布子卿非常不習慣,並且一點都不喜歡,乃至於感覺到了一唆唆的冷意由內往外在狂冒。
這麼大的一座“晉陽”城就擺在這邊,智氏卻好像沒有看到,逮住機會就去咬住趙氏在野外的部隊。該一種類的打法,不說趙氏沒見過,列國估計也沒見識過?
講一句大實話,趙氏這邊除了趙毋恤之外,絕大多數人根本看不懂智徐吾……,或者直接說是孫武到底在玩什麼。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智氏就應該盯著“晉陽”打,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城池攻防戰,輸贏看的是雙方頭有多麼鐵。
然而,智氏大軍的主將是智徐吾沒有錯,拿出作戰方案的人卻是孫武,並且智徐吾被智瑤明確告知一切聽孫武的謀劃。
所以了,智氏跟趙氏爆發交戰的地點是會在“晉陽”,開打的形式卻不會是城池攻防戰,交戰形勢將會顯得無比複雜。
智徐吾就是用常規的眼光在看待,想推翻孫武的謀劃,想起了智瑤的吩咐,臉色不那麼好看地說道:“我軍陳列在北,豈非趙氏一‘軍’與‘晉陽’守軍可夾擊?”
問題是孫武等的就是這一刻,一些該解釋的還是需要解釋,說道:“趙氏庶子一‘軍’而出,再無返回‘晉陽’可能,必救代君往代國而去。趙氏已失‘趙’地,再失‘晉陽’之趙氏便是無根之萍,何懼之有焉?”
智徐吾想了想是那樣的道理,卻是又說道:“‘晉陽’乃是堅城,強攻死傷必重,久圍則有生變。”
孫武樂呵呵地說道:“‘晉陽’之邊有汾水。”
智徐吾感到不理解。
話說,“晉陽”是修築在汾水之邊,並且從整體地形來看還是一塊盆地。這樣的地形最適合玩水攻了。
孫武這些天雖然一步沒出軍營,不代表沒有派出斥候偵查地形,差的步驟就是親自走走看看,再讓隨軍的公輸氏一夥人實際操作,好好地給晉人上一課,同時也用這一次奇謀作為在晉國的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