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一位父親的震怒(第2/2頁)
章節報錯
刺客使用的弓大多來自韓氏,可是也有魏氏、狐氏、智氏、趙氏……,乃至於中等家族或公族,或是自制的弓。箭失的情況一樣。
短兵器……,比如用於自殺的匕首,它們倒是集中來自魏氏。
更搞笑的是什麼?光是從刺客身上搜出來的家徽,除了智氏之外的所有晉國卿位家族和偏強的中等家族,玩了一手一個不落的全有,並且還都是真品。等於是一個刺客攜帶了兩個或多個以上的家徽,玩得簡直是漂亮。
智申喚來博覽道,問道:“審問可有所得?”
有一點,刺客選擇埋伏的地點,好些建築物裡面的人成了屍體,也就是說待在家中的住戶原主人被殺了。
智氏還是將周邊的人給控制起來,一個個分開進行問話。
博覽道無聲搖頭,表示一點有用的資訊都沒有獲得。
“夷!”智申將話講得太簡短。
越短的話,其實在某些事情賞顯得越加殘酷。
只是那麼一個“夷”字,該片區域的人會被智氏殺光,有親族也將受到牽連。親族不一定會死,脫一層皮則是註定的。
能夠居住在“新田”城內的人,誰還能是個黎庶呀?起碼得是祖上曾經闊過,要不然就是各個大夫重視的族人或是家臣,以及他們的隨從、侍從之類,其中也包括大夫本人。
智瑤沒有說話。
那些人算是倒了血黴,完全是遭受到了牽連,也是智氏洩憤和進行震懾的道具。
一個“夷”字,起碼數百人的人頭落地,智申卻是完全沒有消氣,再次下令道:“傳我令,各家召集軍士,逮捕都城之內列國之人。”
智瑤覺得這樣做就過了,嘴唇動了動卻是依舊沒有勸導。
倒不是“別人為你好,你卻拆臺”什麼的想法才讓智瑤沒有勸導,智申那麼做或許會有所收穫,再則晉國的“元戎”對待列國根本不需要太溫柔。
智申又下達了幾個命令,包括從各處封地調集一個“師”過來,奉勸其餘家族這個時候全特麼別有什麼異動,要不然別怪智氏不客氣。
這是一個父親在兒子遭遇到刺殺後的震怒,不止在智瑤眼中智申的身影變得無比高大,老智家的其餘人好像才真正認清智申那般變得極其尊重,其他家族的人在接到命令和警告後也對智申有了全新的認知。
隨後,智申帶著智瑤回到家宅。
他們回去大約一個時辰之後,卿位家族在執行來自智申的命令之餘,帶上遠比之前更多的護衛力量趕到智氏家宅。
一個個前後腳不超過一刻鐘,並且來的不止是卿位家族,有一家算一家只要在“新田”有活人,反正是來全了。
“我遇刺也!”智申說的是自己。
智申遭遇刺殺跟智瑤都遭到刺殺,核心還是有點不同。
站在父親的角度,智申對自己被刺殺很生氣,有人刺殺自己的兒子則是讓他極度抓狂和暴怒。
智申是晉國的“元戎”,無論是誰進行刺殺,挑釁的就是整個晉國。這個是沒有一官半職的智瑤在政治高度上所不能比的。
魏駒第一個說話,問道:“可知刺客何人?”
博覽道安排之下,能夠辨識出來的物件全被擺了出來,包括弓、箭、匕首、劍和各個家族的家徽,等等之類。
眾人一看那些東西,大多數人傻了眼。
這些玩意能夠作為證據的話,晉國的所有家族,簡直就是一個都沒得跑。
智申說道:“心思之縝密,定是預謀已久,方有此間之事!”
剛才要開口說話的趙伯魯很慶幸自己忍住了,要不然他想說,會不會是吳國給動的手。
畢竟,吳國跟越國都很喜歡搞刺殺那一套,並且吳國才剛剛在智氏的主導下吃了大虧,完全有那個嫌疑來佈置這一次的刺殺。
暢想中文網
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準備,怎麼看吳國都趕不上趟,再說是吳國乾的,豈不是有點過於急切丟鍋了?
智瑤在盯著趙母恤看,偶爾會將目光轉到趙伯魯、韓不信和韓庚身上。
還有一點,晉君午怎麼沒有派人過來?不說慰問,關心一下總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