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父慈子孝(第2/2頁)
章節報錯
智申沒有被打斷的不喜,變得更為愧疚,說道:“非也。瑤所言極是,我家如今已是不進則退,退則有傾覆之危。”
真的想明白了嗎?
智瑤仔細觀察智申,主要是看眼睛,卻是從心靈之窗看出仍舊感到不安。
這是智申打算妥協,並且強制說服自己一切以智瑤的想法為準,再繼續心情抑鬱下去。
而智瑤則是發現用哄的手段對智申沒有用,沉默了一小會,轉變話題講起了“邯鄲”以東的農業建設,暢想開墾了多少畝農田之後的產量;提到了“鄴”城的各種生產設施,用一個又一個資料告訴智申在武器裝備上每日都在增加。
有了糧食和軍事裝備,再加上智氏的人口基數,智瑤口中的智氏無疑非常強大。
“新軍乃從我家始,屢戰諸侯,無一敗績,他家不過景從於我。我家已先於一步,踏步之快眾家難追……”
沒有什麼比一個個資料更能直觀地闡述什麼叫強大,由智瑤來講那些資料,遠比智申自己去看紙面資料會感到更加直面。
糧食產區被建設出來,軍事裝備進行量產,有新軍作為核心武力,再有那樣的人口基數?這樣的智氏不強大,怎麼才算強大。
智瑤才開始奮鬥幾年?固然是智氏本身底子很厚,又兼併中行氏肥了一波,但那些努力並不是白費。
這麼說吧?沒有智瑤的智氏會很強,只是依舊沒有超過魏氏、趙氏太多,更別提以智氏單獨一家扛住其餘卿位家族的聯合。
再給智瑤十年的時間,等待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魏氏、韓氏……等一些家族雖然也會變強,到時候智瑤真不怕他們聯合起來了。
“孩兒非莽撞之人,亦無滅諸家之念,東擴不過順天應命之舉。如若大人不願滅國徒惹非議,孩兒不做便是。”智瑤說道。
智申看著一臉認真的智瑤,心裡當然不相信。
有句話叫“知子莫若父”,可能不一定對,父親對自己的孩子大體上還是能夠有所瞭解。
晉國的卿位家族根本沒有什麼長久的友誼,哪怕利益上沒有太深的衝突,僅僅是妨礙了別人的進步,多少個卿位家族成了飛灰?
所以了,性格溫和如智申,必要的時候也並非不會發狠想滅掉競爭對手。
還有一句話叫“善意的謊言”,智申不知道這句話,心裡感到高興智瑤願意哄著自己。
“我自己連守城都只能勉力為之,家族的發展以及對外邦交都是瑤在進行,怎麼能夠拖瑤的後腿呢?”智申在心裡開導自己,心結也在慢慢解開。
而智瑤自認辨識的眼力不差,能夠發現智申精神狀態的改變,一時間既是高興又是憂傷。
換了種精神狀態的智申重新提起了吳國入侵齊國……,好像也不對?齊軍剛剛攻奪“艾陵”,而“艾陵”從主權歸屬上是魯國的城邑。吳軍北上直接抵達“艾陵”,等於是會在魯國的土地上跟齊軍交戰,不等於是入侵齊國。
總之,吳軍北上在“艾陵”跟齊軍爆發交戰,沒有齊國的求援,晉國也要有所動作,不然就是在拱手讓出中原的霸權。
“要麼不做,不然就做到極致。他們怎麼就……”智瑤極力控制住嘴巴,心裡則是不免苦澀。
智瑤本身覺得晉國這一代坐在卿位上的人不行。
曾經類似於今年的事情在晉國的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哪一次不是引來歷任眾“卿”的爆發?並且有好幾次晉國只差一口氣就要躺下去,還是憋著那口氣咬牙極盡爆發,一次次硬生生給挺住了。
智瑤真心覺得這一屆的眾“卿”不行,連抄作業都不會抄。
想要有所反應,只是出動一個軍團會是最差的選項,比干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加差勁。
只有一個軍團的話,到了地方到底要不要插手?真的插手,兵力就那麼點會很危險,敗了就是灰頭土臉,下一次跟吳軍交鋒,信心和意志都會出現問題。
所以,做主的人是智瑤,要麼真的沒有任何動作,不然就是三個滿編軍團直接拉起來,再氣勢洶洶開赴戰場。
這種事情智罃在晉國最虛弱的時候幹了好多次,幾次成功嚇得楚軍自己認慫,無法恫嚇楚軍退軍就是玩命幹,死咬牙打不贏也是拖,展現出絕對的堅強意志。
比拼意志這點,反正晉國稱霸之後就沒有輸過,後人……也就是輪到這一屆的眾“卿”怎麼就忘了呢?
當然了,智瑤才不會去推翻他們已經做出的決策,就是需要好好思考一旦發生不願意發生的事情,怎麼才能將屁股擦乾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