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箭矢命中後的傷勢處理難度,用一種帶有倒勾的箭鏃則是最好。

說白了,三稜箭鏃最好不要隨便用,主要是三稜箭鏃的穿透力實在太好了,射穿軀幹只要掰斷箭桿再拔出來就屬於很容易處理的型別了。

早早察覺出自己有射箭天賦的智瑤,他沒有打算浪費自己的這種天賦,不用做事每天至少練習射箭一個時辰。

當然,不是那種持續不斷一直射箭的練習,真那樣手真的會廢掉。

一名弓箭手哪怕身體素質再好,使用沒有任何機械助力的弓,其實連續射上十八箭之後,手臂的肌肉和韌帶幾乎就到了極限。

在不緊急的情況之下,弓箭手經常需要射上十五箭左右,給自己的手臂得到休息的時間,隨後才會再次進行射箭。

因為是智瑤獨享的射箭院子,裡面肯定會擺上弩這種新式武器,只是他平常並不使用弩。

院子的木架上擺著幾副弩,款式差不多但是射程不一樣的十字弩或仿秦弩。

這個仿秦弩講的是以後的秦國,目前秦國還沒有弩這種武器。

智瑤記得自己看過的相關文章,提到弩最先出現的是在楚國一個叫琴氏的家族,只是被用來當做刺殺的工具,沒有大肆進行量產。

有史記載第一個大肆生產弩並且進行列裝的國家是齊國,出現在了孫臏指揮的齊軍之中,用在了埋伏龐涓統率魏軍的“馬陵之戰”中,公認將弩製作得最好的國家是韓國。

弩雖然被智瑤“發明”出來並進行量產,使用的卻是極易製造的十字弩款式。

當前最好的十字弩射程約是一百八十米左右,跟四石強弓的射程差不多,優勢在於不用考慮人體肌肉組織可承受的射擊次數。

仿秦弩看上去比十字弩大了一些,並且智瑤直接上手的就是蹶張弩。

歷史上秦國的蹶張弩最遠射程多少是一回事,智氏製造出來的蹶張弩最遠射程約是四百二十米左右。

現在,智瑤就在分別拿十字弩和仿秦弩射箭。

弩的射速比弓慢,並且弩的箭還需要另外打造,單純只有弩兵是一種錯誤的用法,其實弓箭兵和弩兵混編搭配最為合適。

“此物乃是刺殺利器。”豫讓看到智瑤使用弩射擊百米開外的目標也是百發百中,給了這麼一種評價。

智瑤說道:“讓且試試。”

有見過智瑤怎麼使用為前提,豫讓用起弩只是有些動作緩慢。

豫讓射了幾次,一次都沒有命中靶子。

十字弩沒有瞄準器那麼回事,離得近了還能依靠箭頭指的方向瞄準,遠了取的就是一個大概射擊範圍。

蹶張弩有“望山”這麼一個裝置,為了搞“望山”可是讓好些人知道原來有“科學”這麼一種學說。

一再試射過後,豫讓儘管都射了個空,還是堅持弩為刺殺利器的說法,主要原因當然是弩的射程比弓遠。

“如果小型化,掏出來就能射,的確會是一種刺殺人的利器。”智瑤心想。

然而,需要製作工藝一再進步,並且材料也要選擇合適,要不然講小型化就是在耍流氓。

智瑤不止一次暢想自己應該有什麼樣的部隊,身穿重甲,一手持戰戟和一手扛盾牌,再揹負強弩,那麼一支這樣的軍隊就挺好的。

他暢想的軍隊可不是魏武卒,魏武卒的兵器是矛戈,用戰戟的則是三國能硬撼精銳騎兵的那一款。

這裡存在誤會的是,楚國其實有那麼一支用戟的部隊,他們被稱呼為“左右廣”。

左等右等,一直到練習射箭結束,智瑤還是沒有等來趙伯魯的拜訪。

差不多到智瑤耐心快要消耗完畢,同時以為自己料錯,一天的太陽快要西下,結果趙伯魯來了。

智瑤出門迎接,納悶跟趙伯魯一起來的竟然還有一輛裝著女眷的車架。

現在可是臨近傍晚,趙伯魯自己過來沒什麼,帶上智瑤的未婚妻是什麼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