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一妻四媵(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鞅拿出一張帛書,裡面寫的是趙氏的禮單。
儘量價值相同的互有往來嘛!不止是體在人情交際方面,婚姻也應該是這樣,不然談的不是婚姻,是一種赤裸裸的買賣。
帛是一種布,更精確來說是一種絲織物。它在紙張沒有被髮明創造出來之前,會寫上文字用在一些很特殊的場合。
“此物我甚喜,可多多送來。”趙鞅說的是紙張。
之前,智氏跟趙氏的關係未必有多麼緊張,一些禮儀上的互相贈禮肯定存在,紙張卻是從來沒有出現在智氏贈送給趙氏的禮物之列。
好幾年過去了,老智家的紙張生產量早就有餘,不止能夠對內供應,想賣也能大批次外賣。
只是吧?老智家又不缺賣紙的那份錢,再來也是智瑤的心思不在這裡,他對紙張的後續應用停留在研究紙甲上面。
互換了禮單,智申招呼智瑤該拿出真正的訂婚信物了。
智瑤才不會有什麼矯情,大大方方地站起來,走到芬嬴的身前,轉身接過夫僚奉上的一捆綢緞,微笑遞給了成跪地挺身姿勢的芬嬴手裡。
這個姿勢男性做來沒有什麼,女性要是“有料”的話看著會很美。
芬嬴也不是非得跪著接智瑤遞出的訂婚信物,純粹就是智瑤走得太急,沒有來得及站起身來。
老智家有著很悠久的紡織傳承,每一代族人進行訂婚,送的都跟布匹有關,只是會在貴重程度上存在區別。
芬嬴對智瑤行禮,再將到手的綢緞轉給旁邊的一名族中姐姐或妹妹手上。
這肯定是要作為媵陪嫁的人,她很大膽地盯著智瑤在看,等智瑤看過來還會大大方方地露出笑容。
有另外的姑娘將一個蓋布的盤子遞給芬嬴,隨後芬嬴再將盤子遞出去智瑤。
東西拿到手的智瑤根本不用猜,趙氏女性的訂婚信物肯定是馬造型的東西,以芬嬴的地位會是一種青銅材料的馬偶。
所以了,一個家族的傳承是什麼,他們會自己非常重視,信物一般也是跟傳承有關的造物。
互相交換完訂婚信物之後,智瑤捧著盤子回到自己的座位,能從盤子的重量來得到證實,絕對是一個青銅馬偶。只是因為被布蓋著看不出馬偶是什麼造型。
訂婚儀式到這裡已經大體上完成,剩下的就是吃了飯再回去。
在等待吃飯之前,智申跟趙鞅接著聊,能夠想象非跟趙鞅繼續聊不可的智申心裡多難受;小輩們會有自己的空間。
一眾女性已經先行退下。
智瑤在大堂待了一小會被趙伯魯招呼著出去了。
“未曾想,你我結為一家。”趙伯魯認識智瑤時就覺得趣味相投,對於智瑤能成為自己的妹夫是真的打從心裡高興。
智瑤看了一眼跟屁蟲似得幾個趙氏小弟弟,視線在趙毋恤身上掃過,與趙伯魯的眼睛形成對視,笑呵呵地說道:“勿用再言,芬在何處,快快引路。”
吃飯之前,智瑤跟芬嬴聚一聚是很合情合理的事情,算是確認婚約之後必須要有的交流。
趙伯魯沒有因為智瑤的毫不客氣有什麼氣惱,相反發出了一陣“哈哈”大笑。
趙氏的一幫小屁孩也跟著笑起來,他們開始圍攏向智瑤問東問西,問最多的就是關於征戰的事情。
智瑤根本不用搭理一幫小屁孩,還是存了點耐心逗弄了一小會。
最後還是看不下去的趙伯魯將一幫小屁孩趕跑,帶著智瑤來到另一個院子裡面。
這邊早有一幫小姑娘在等著。
她們看到智瑤和趙伯魯過來,一個個趕緊起身行禮。
而這時芬嬴已經換了另一身衣裳,她被一眾姐妹慫恿著主動湊向智瑤給了甜甜的笑容。
智瑤當然是給予微笑回應,再大大方方地看向像是會陪嫁的那些姑娘。
趙氏主嫁是芬嬴,陪嫁的媵有四位,其中的一位是來自小宗梁氏。
剛才在大堂內很大膽對智瑤笑的姑娘,她就是出身梁氏。
娶妻,還有四個小老婆?這種事情在春秋是常態。
不一定是女方給南方的福利,主要是擔憂女兒嫁過去之後沒有說話的人,再來就是一個大家族用來形成緊密聯絡的一種習俗。
智瑤對這麼“美事”是什麼看法?講良心話,就是沒有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