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已經習慣了各種各樣看待自己的眼神,一塊訓練之後的智瑤還是多少覺得有些彆扭。

老智家形形色色的人,他們並沒有因為智瑤跟他們一起訓練而恨不得掏心掏肺,不少人還會偷偷用看神經病的眼神來看待智瑤這位大人物。

也對!

現在是看血統的年代,有那麼一種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應該享受各種榮華富貴,某些人看來搞什麼自討苦吃完全就是腦子有病。

“公孫已顯貴之極,為何仍要如此?”豫讓憋了很久,知道不應該問,還是將內心的困惑問了出來。

又是一天的訓練結束,由於多少是習慣了的智瑤不再像剛開始那麼疲憊不堪。

他正在整理自己所寫的兵書,主要是用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修改之前的一些想當然。

這是很理智的行為,沒有親身經歷去寫,寫出來的東西極可能不符實際,有過親身經歷再親眼去看去聽,寫出來的東西更加言之有物。

“諸夏的很多兵書其實就是講解戰略的類別,涉及到練兵的篇幅基本在各朝各代都被刪沒了……”智瑤正在一邊寫一邊想,聽到豫讓的問話,初始看似沒有反應過來,用疑惑的眼神看了豫讓一小會,才意識過來。

“顯貴又如何?”智瑤覺得這樣說好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出身,頓了頓又說道:“顯貴便亟需剋制律己,方能大有所為。”

“我十二歲揮兵與諸侯交戰,初始以為家學便可橫掃千軍。戰時方知揮斥方遒之不易,一令可活人,一令使人命喪。既以克復霸業為己任,怎可懈怠?”智瑤有表演的成份,所說更多是內心的覺悟。

只要晉國不內亂,哪怕是無法做到鎮壓所有諸侯,中原又有哪個國家能夠與晉國抗衡?

所以,晉國能夠保持內部團結的話,以自身的底子當一箇中原霸主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智瑤卻是無比清楚一點,外部有足夠威脅會讓晉國內部各大家族暫時放下紛爭,一旦外部威脅不大就該是又進入到極盡傾軋的階段,等於不自強要麼毀在外部諸侯手中,不然就是被晉國內部的家族幹掉。

在這種清醒的認知之下,智瑤很清楚搞一些特立獨行會有麻煩,還是毅然決然想要練出三千精銳,並且將他們維持成為一支屬於智氏的常備兵部隊。

什麼意思?就是智瑤訓練出三千精銳,不會再將他們進行解散,會一直將編制保持下去,非戰時也是以戰時管理方式來進行約束。

諸夏從有國家開始,不是沒有出現過常備兵的軍隊,只是相似的軍隊非常稀少,一般還是強力的君王才有。

遠古的例子很難進行考究,離得近的就有楚王的“左右廣”,他們便是常備兵的一種。而“左右廣”除了是楚王的“禁衛軍”之外,也是楚國最為精銳的部隊,屢屢在跟晉軍交戰的時候,發揮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得到答案的豫讓不再出聲,眼睛看著智瑤在不斷書寫,心裡不知道在想著一些什麼事情。

在沒有真正集結人手訓練的一開始,智瑤以為根本不用有體能訓練這一塊,認為現在的人都有乾重活,再來就是夠資格加入軍隊的人平時有自己進行訓練,然而很明顯這種認知是錯誤的。

將今天的篇幅刪選和增加完畢,放下筆的智瑤將冊子貼身收好,站起身來看向了遠處。

那是一片山谷中面積相對大的校場,士兵分為幾個區域正在接受訓練。

“石鎖還需打造,檑木亦需再行砍伐。”智瑤看著一些士兵在用石鎖打熬力氣,也看到了幾名合作抬著檑木計程車兵在艱難地奔跑。

石鎖這玩意當然不是智瑤給“發明”出來,很早之前就有人弄出來打熬力氣,只是知道這玩意的人屬於少數。

出生在大家族的優勢在智瑤這邊顯示得極情盡致,他需要什麼吩咐一聲,有的是人想法設法來達到要求。

短短的十天不到,大批分為五斤、十斤、十五斤、二十斤的石鎖被製造完成送過來,五十斤到兩百斤不等的槓鎖也是數量充足。

智瑤等進入到打熬力氣的階段不再全程參與。

畢竟,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鍛鍊體能對身體有益,玩命了去打熬力氣是怕自己不夠矮。

除了石鎖之外,智瑤也就弄了增加培養團體意識的粗大檑木,像是什麼雙槓單槓之類的玩意一概沒弄,倒是什麼俯臥撐、引力向上之類的鍛鍊方法傳了下去。

夫僚正在忠實地將智瑤所提到的要求一一記錄下來,隨後會再去釋出任務,認為重要的事項會親自監督。

“練兵很花錢啊!”智瑤低聲嘀咕了一句。

智瑤沒有讓被召集過來的人吃自己攜帶的糧食,採取了大鍋飯的供應模式。

一個月,只是一個月而已,吃了三百多隻羊,牛也宰了二十來頭。而這消耗的數量還在每天增加,並且不算其餘穀物類的糧食。

對於由智瑤提供伙食這一點,得到的並不是感恩戴德,相反絕大多數人的心情無比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