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瑤一邊跟小夥伴們聊著,一邊等待鐵匠將百鍊處理好。

他們今天要做的事情是用百鍊鋼來製作出一把兵器,選擇是刀的款式。

沒錯,智瑤認為可以諸夏增加一種新的武器類別,也就是刀呀。

在塑形方面根本就難不倒有經驗的鐵匠,他在敲敲打打之間就能將塑形,前提是材料要先達到質量要求。

因為材料是從“黃父”那邊拿回來,來之前就已經達到百鍊鋼的程度,鐵匠進行的不過是反覆加熱與鍛造,用來在鍛打中形成想要的形狀。

智瑤沒有想搞橫刀款式,主要是擔心百鍊鋼的質量不足以支撐刀刃的長度,選擇的是一種帶有彎曲幅度的厚背刀。

為了不使第一次試驗失敗傷了研究者計程車氣,智瑤要的就是大砍刀,對塑形的要求不高,刀身夠厚,刀面夠寬,即便鋼的質量不行,不至於砍什麼玩意把刀身砍崩了。

花了大概兩刻鐘的時間,鐵匠完成了塑形,裝柄則是由工匠來進行,再由鐵匠來磨出刀刃。

一步步又一道工序下來,銀黑色的大砍刀也就完工,缺的就是接下來的各種強度試驗。

看完整個過程的智瑤對耗時非常不滿意。

儘管是因為不熟練的關係才導致進度緩慢,可是再熟練也不可能很誇張地縮減工時。

百鍊鋼合格,可以用來打造兵器,該花多少人力在打造兵器上面,產量堪憂的話怎麼拿來列裝?

無法列裝的武器,它的價值就會大幅度減少了!

畢竟,軍隊不需要太過於“高精端”啊!

軍隊要的是適用和便宜,外加數量大大的足夠,使得補充起來能夠迅速,才不是用著好用,想補充的時候不見影子。

所以,技術研究出來了,能不能大批次產才是關鍵!

隨著一聲金屬交鳴之聲,百鍊鋼製作的大砍刀和青銅劍對砍,青銅劍一下子斷成了兩截成為斷劍,大砍刀卻只是留下一個很小的刀刃缺口。

這一幕看呆了觀看者,他們反應過來之後露出了興奮的表情,甚至還有人開始手舞足蹈。

“此,神器也!”

“利劍與之互擊而斷,大有為!”

“公孫,我家得利矣!”

神器?以為是玩遊戲呀。

不過,互相對砍能將青銅劍砍斷,老實說是很牛逼的。

智瑤當然也感到興奮,接過大砍刀仔細觀看起來。

大砍刀全重約是六斤,帶柄的長度約八十五厘米,刃長五十五厘米左右,最大寬面約十厘米,刀刃帶有一定的彎曲幅度,刀背最厚約五毫米左右。

現在用的青銅劍長度一般不會超過六十厘米,重量方面從二斤到四斤不固定。

智瑤拿六斤重的大砍刀,只是拿著當然不會覺得重,要是握柄再擺出格鬥的姿勢,以他的年齡和身板估計是無法使用太久的。

現在使用的戈,一般是四斤到六斤之間,看是怎麼個握姿,握住的部位以及擺出的姿勢不同,士兵的承重量其實都不一樣,一般是拿靠尾部會因為力學的關係變重。

智瑤問道:“百鍊鋼需以工時幾何?”

平夫給出了一個數字。

智瑤一聽興奮降低了一些,主要還是耗費的工時太久,想要短時間內累積大量百鍊鋼需要投入的人力太大。

“看來應該加大對水利設施的研究,要是能把水力鍛錘弄出來……”智瑤開始暢想。

因為產量的限制,老智家肯定無法在短時間內列裝百鍊鋼製造的武器,再則武器的造型還是要再細細研究一下。

說白了,人體力學是一種必須進行的研究,哪種造型的兵器使用起來順手,取決的是對武器外觀的設計。

僅僅是一個握柄其實就充滿了科學,再來就是武器的長度、厚度、重量等等方面。

“我弄大砍刀只是試驗,肯定不會是以大砍刀的款式進行量產。”智瑤必須要開始進行思量,最好是進行各種嘗試,早點將武器造型確定下來。

刀,那肯定是大量生產刀,不代表其餘武器或防具不會使用到百鍊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