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孔子曰:我要做官!(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則,智瑤壓根沒有去信詢問智躒關於孔子在晉國各地旅遊的事情,搞得被宰予問到,講假話根本無法給予確切時間,講真話又是言行不一。
“育人之所可否增之?”宰予問道。
啊?
智瑤還以為宰予又是來侃大山,表示自己很忙沒空,多少是有點那什麼,想著法子要溜,沒想到是說這個,那可就有空了。
老智家現在大搞私塾,其中約兩成師資是智瑤好不容易邀請或聘請的族人、家臣,剩下就全是孔子的弟子在扛大樑了。
孔子偶爾也會親自講學,很喜歡坐在一個高處,下面黑壓壓大一片人聽著。
他本人一般是講“禮”,老實說並不受到智氏一眾人等的歡迎。
智氏的學生,他們要學的是可以用作進步的知識,不是去學循規蹈矩,不愛聽“禮”那是一定的事情。
這麼一搞,孔子本人的講學反而沒有子路、子貢、宰予、冉有等一些弟子受歡迎,好幾次搞得孔子非常沒有面子,逮住宰予就是一頓“禮崩樂壞”的訓斥。
宰予為什麼一直被孔子訓斥?跟宰予本人的性格有關,他有點跳脫,再來是話真心太多了啊!
也就是智瑤還沒有搞明白一件事情,比如宰予在儒門的角色就是“受”,用來襯托其餘弟子牛逼的“工具人”來著,也是孔子用來“指桑罵槐”的一個角色。
要不然啊?孔子為什麼每次訓斥宰予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罵著罵著能扯到很多事情上去。
智瑤正在跟宰予聊關於增加學堂的事情,中間宰予遭到孔子的召喚。
事情正談一半,智瑤只好去院子外面等著,然後就聽到孔子訓斥宰予,講一些什麼晉人果然不知“禮”的重要性,導致內亂叢生……,吧啦吧啦等等一些話。
鬧呢?
這是孔子知道智瑤在外面,拿宰予當“工具人”來發表自己的見解,期望智瑤能夠看到牛逼之處,最好趕緊丟一頂大大的官帽子過去。
“我是不是把孔子想得太現實了?”智瑤有進行反省。
然而,孔子真的想當官,主要也不是為了當官的威風,是要藉著官身進行“社會實踐”來充實自己的學問。
聽聽唄!
孔子已經開始在講自己對治理晉國的見解,什麼人人知禮必定平和,消弭內亂尋求團結一致,必定讓晉國霸業長久。
智瑤覺得自己還是溜吧?
別說是晉國了,以現在的時間節點,先把肚皮的問題解決,沒有餓死的憂慮,咱們再來談一談關於人應不應該高尚一些的問題,不好嗎?
咦!
這答案老早就有人說過了啊!!!
管夷吾……,也就是管仲,他講得清清楚楚: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智瑤考慮要不要把這個“答案”給孔子重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