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趙鞅殺了,會怎麼樣呢?”智瑤忍不住產生這個想法。

當前的趙氏已經陷入虛弱狀態,他們堅定的盟友韓氏一直以來都是不強不弱的現狀,另一個盟友魏氏則是有改換自己立場的趨勢。

智瑤心生幹掉趙鞅的想法,想法一出現就控制不住地越來越感到誘惑力十足。

如果趙鞅死在智氏的軍營,接來下肯定是趙氏陷入群龍無所的狀態。

範氏與中行氏存在一定反撲能力,他們當前聯合起來大概還有三個“師”左右的兵力。一旦趙鞅死了讓情勢出現重大改變,也許會有一些家族加入到反叛陣營,擠一擠可能會達到一個“軍”的兵力。

智瑤真的殺了趙鞅,趙氏和韓氏肯定跟智氏不死不休,魏氏以及其餘中立方會怎麼選則是相當不好說。

“殺,絕對有機會殺死,要命的是除非智氏也反叛,不然一邊要扛住趙氏和韓氏,另一邊又要應對諸侯與範氏、中行氏,乃至於魏氏以及其他家族……”智瑤覺得機會還是來得太倉促,沒有多餘的時間線拉攏魏氏和其餘家族。

換作是智氏早早完成跟魏氏的結盟,同時也爭取國君以及其餘中小家族的支援?這一波智瑤會非常當機立斷。

一番思索和推演下來,智瑤認為現在殺了趙鞅很不合適,結局必然是會是智氏五勞七傷,甚至晉國就此會淪落成為一個二流國家。

這個夜晚對智瑤來說很漫長,幾乎是在煎熬中等來了天色放亮。

打掃戰場沒有那麼快速,忙碌了一晚只是清理出一片區域,還有其它位置需要收拾。

天亮之後,智申奉行上下尊卑的規矩去拜見趙鞅,雙方沒有交流多久之後,久久沒有聽到想聽的話讓趙鞅選擇了告辭。

那麼,趙鞅為什麼要特意留在智氏營盤一夜呢?他才不會拿自己的安危來試探智氏敢不敢殺人,一定是有其它用意的。

在殺與不殺中來回猶豫的智瑤等得知趙鞅走後的訊息,伸手給了自己的額頭來了重重的一下,心想:“趙鞅留在這邊,用意是想探討更深層次的合作。我沒有想到,父親肯定不會去想,要不然可以代表祖父先給予趙鞅一定善意的啊!”

趙氏願意跟智氏聯盟嗎?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趙鞅肯定樂意結盟智氏,以前一再試探無果,不願意當智躒的小弟才沒有主動提起;趙鞅是中軍佐,智躒是中軍將,上下階級差距就擺在那裡。現在情勢變了,趙氏陷入虛弱,智氏則是儲存相當實力,結盟當小弟又咋地啦?

看起來趙鞅也是一個聰明又有自己驕傲的人,選擇了讓智申來充當媒介。

可惜了,智瑤思想跑偏,智申已經放棄思考,沒有能夠領會到趙鞅留在智氏軍營的用意。

話又說回來,智氏跟趙氏結盟有好處嗎?或者說,智氏以現在的定位比較容易牟利,還是跟趙氏結盟之後的利益更大?

一夜未眠的智瑤決定暫時先不去想,腦子有些昏昏沉沉也想不明白太多事,有可能還會因為精神狀態不佳將一些事情想偏了,決定還是先睡一覺。

齊君杵臼一敗,齊軍只會灰溜溜地退出晉國,能不能跑掉還要看趙鞅願不願意輕易放過。

另外,魯軍對齊軍幹出了背刺的事情,接下來齊國肯定會報復魯國。

不出意外至少一年之內齊國無法再大肆干涉晉國的內亂,齊軍對晉國東部的軍事行動肯定也會暫緩,甚至可能會選擇撤軍。

齊國會報復魯國,免不了讓魯國又開始對晉國喊“爸爸,救我”的戲碼。

而魯國喊晉國救援已經是老慣例,經常是齊國有點風吹草動就嚇得魯國君臣趕緊派人到“新田”求援。

宋國與衛國反目,他們自己忙著打生打死,接下來繼續幹涉晉國內亂的機率無限小。

鄭國則是遭到了智氏的一波入侵,怎麼都要處理戰後創傷,需要至少緩上一年時間才能繼續動彈。

睡了一覺的智瑤醒來發現才是中午時分,人從內帳出來,看到夫僚已經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