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收留孔子附贈的“大禮包”(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了智徐吾的提示,一些本以為是要讓子嗣當“質子”一類的人反應過來,趕忙答應下來,內心裡也是充滿了期待。
“主,可有限數?”有族人問道。
這一下倒是讓智躒愣住,心想:“對啊,瑤沒有說人數。”
老智家的族人和家臣肯定不希望有人數限制,巴不得自己的後代都能夠有學習的機會。
而智瑤其實就是讓老智家提前進入到有私塾能上的時代,別看只是這麼一個小小舉動,一下子直接“快進”了六七百年,乃至於是一千五百多年啊!
家族的私塾接納普通族人就讀,歷史上要到西漢時期;大肆接納非族人入學則是要到北宋時期才成為常態了。
“初始版的《德道經》嗎?”智瑤沒有參與家族會議,手裡拿著老子走前留下的未完成著作。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聽過沒有?
智瑤手裡就有老子親筆書寫的《德道經》,並且還是未完整版!
這一份“草稿”要是能妥善保管留存到現代的話,怎麼都能算是無價之寶吧?拿出去拍賣,親筆未完整版絕對比親筆完整版的拍賣價更高。
智瑤對於《德道經》當然不陌生,只是跟很多人一樣記不得全篇。
事實上也是那樣,即便有專門去死記硬背過,時間一長也會遺忘掉大部分,能記得完整的幾句都算是不錯了。
“老子這是打算西出化胡了啊?”智瑤覺得一定是那樣。
當然,目前的函谷關跟眾所周知的那一座並不是同一座。
歷史上有三座函谷關,第一座其實就是殷商時期建立的桃林塞關隘,第二座才是秦國攻佔河西之地後建立的函谷關,第三座則是西漢時期建立的函谷關。
桃林塞的那一座在目下還存在,老子如果西出化胡,經過的函谷關就是這麼一座。
當前的函谷關在晉國的疆域範圍,控制權卻是在周王室的尹氏手裡。
那麼說或許也不正確?現在算是屬於一國統治的區域,需要建立城池並有所人工痕跡,比如開墾農田之類,其餘不在城池輻射範圍內的地區都算無主之地。
講人話就是,城池的一定範圍內才代表勢力歸屬,沒有城邑的地方就是沒有主人。
所以了,尹氏的封地之一函谷關處在晉國眾多城邑的夾縫,怪是怪了那麼一點,情況則是這麼個情況。
“老子走了,孔子來了……”智瑤很高興又有一個好為人師的客人,並且還因為孔子帶來兩百多名弟子感到由心的高興。
現在這個年代出一趟門帶上幾十上百人不算什麼,誰能帶上兩百多不但識字並且還能打架的人,才算是真正的牛逼!
“這可是兩百多名各有所長的文化人啊!”智瑤已經想好怎麼發揮他們的作用了,加大私塾的規模唄!
對了,這麼一搞,會不會讓智氏全員“儒”化?
智瑤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