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內戰有結果啦?(第1/2頁)
章節報錯
範氏和中行氏主動撤離了對“晉陽”的圍攻,等於說承認無法攻下。
隨後,士吉射帶著軍隊退去了“祁”,中行寅帶著軍隊回到了“潞氏”。
撤離對“晉陽”的圍攻之後,範氏和中行氏竟然不是合兵一處,選擇了分兵駐紮?這就給趙氏為首的陣營有很大的可乘之機了。
“中軍佐率軍攻‘祁’,克之。下軍佐攜殘兵再退‘中都’,趙兵進逼再退,如今困守於‘隨’。”
真真是有夠慘的呀?不過,多少算是活該了。
冬季那麼惡劣的氣候都還在進行攻城,春暖花開再堅持下去,軍心士氣怎麼都能勉強維持住,偏偏天氣轉好後選擇了撤軍,一下子讓本來就有諸多怨言的軍隊一下子士氣洩了個乾淨,哪能沒有後繼的一敗再敗。
智瑤得知訊息的第一時間去面見智躒,說道:“祖,我家出兵可也。”
訊息當然有稟告到智躒處,可能比智瑤聽到的訊息更詳細。
智躒比較艱難地說道:“如此,出兵罷。”
不是智躒身體出現了狀況,完全是這種逮住便宜就佔……又或者說叫痛打落水狗的方式,比較令人不齒。
想要裡子,面子是個什麼玩意?
再則,老智家現在的名聲本身就不咋地。
等這一次內戰結束,老智家照顧一下範氏與中行氏的殘存族人,再有更囂張跋扈的趙鞅頂上去,到了智申這一輩有的是時間來挽回聲譽。
畢竟,任何的風言風語都敵不過歲月,時間一長人們只會去談論更新奇的八卦,只有一些有心人才會死盯著別人曾經的汙點。
範氏和中行氏不再圍攻“晉陽”了,並且後面範氏還一敗再敗,兩家是不是就進入到滅亡倒計時?
以紙面資料來看,範氏和中行氏的封地都還在手裡,儘管折損了一個又一個“師”的兵力,但是趙氏、韓氏和魏氏也不是沒有兵力損失,其餘參戰的中小貴族一樣兵力耗損嚴重。
一個家族能集結一個“軍”的兵力,折損掉一個“師”還有四個“師”。
有些卯足勁也就能集結起一個“旅”的兵力,折騰沒了就等於家族武力被清空了。
智瑤帶著兩個“師”開始征討晉國中北部的範氏城邑,過程中發現中小貴族被這一次內戰折騰得很悽慘。
好多小家族的家主直接戰死疆場,他們的兒子為了完成納賦額度,需要搜刮封地又召集青壯,搞得出徵氣氛看去上悽悽慘慘慼戚。
中等貴族也沒有好到哪去,智瑤就看到軍中出現了不少小傢伙,從十來歲到二十歲居多,帶來的軍隊素質方面著實也是差。
智瑤自己十一歲而已,也是小傢伙的一員,只是統率的軍隊哪是其他家族能比?
會出現那麼多年輕人在軍中,除了他們的父輩已經戰死,又能是怎麼回事。
在這個父死子繼的時代,年紀再輕也要頂上,不頂上就要交稅,交不起稅會讓封地不保,沒有封地他們就剩下一個貴族的空殼名份了。
“今次之後,霸業安存?”智徐吾對晉國感到了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