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與聖賢同在(第2/2頁)
章節報錯
同時,天下以姓為字首的僅有一人,也就是周天子,其餘人都是稱氏。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始皇帝時期,因此始皇帝在稱帝之前叫趙(氏)政,稱帝之後才是嬴(姓)政。
現場還有幾個人。
智瑤等老子回禮,才好奇地四處辨認,想看看孔子是哪一位。
他們對智瑤更加好奇。
來自晉國卿位家族的嫡次子,身份方面比九成九的人都尊貴,年紀看上去那麼小,長得粉雕玉琢,尤其是看著氣質無比高貴,著實使人羨慕又嫉妒。
孔子非常好認,在場獨有一人長得高大魁梧,看去卻又文質彬彬。
現場就那麼一個身高接近兩米的人,由於智瑤剛才見禮,他們肯定要站起來回禮,一下子就讓智瑤認出誰是孔子了。
“我自己就能開宗立派,拜師什麼的當然不可能的啦……”智瑤心想。
孔子見智瑤一直盯著自己看,有些納悶的同時,說道:“貴,何以如此?”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人,畏懼又敬愛權貴,只是也不會蔑視眾生,好幾年前就在幹有教無類的事業了。
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智瑤可以稱得上那個“貴”字,他畢竟是晉國卿位家族的嫡出,祖父目前還是晉國的“元戎”。
智瑤說道:“我在國中亦有聞中都宰之名。”
這一刻,孔子露出了驚喜的表情,心想:“原來我的名聲已經傳到霸主國那邊了嗎?”
智瑤又說道:“我聞中都宰有子弟三千,不知屬實否?”
這一下卻是讓孔子臉色變得惶恐,心想:“霸主國的公孫是代表正卿來問罪於我的嗎?”
不怪孔子惶恐,他在國內傳播學問就遭到魯國貴族的厭惡,一再遭到刻意的針對,列國由此也有相當惡劣的名聲。
沒辦法的事情,貴族的高貴來自於血統,他們能夠公侯萬代則是因為把持著知識,貴族中有那麼一個異類將知識傳播給“賤人”,不該排斥和譴責嗎?沒有派人去幹掉已經算是夠能容忍了。
那個“賤人”包含了好多階層,在春秋就是特指非貴族。
老子說道:“貴,今來為何?”
這是老子擔憂智瑤過來就是為了針對孔子。
天地良心!
智瑤可沒有幹掉孔子斷絕儒教的想法,純粹是覺得孔子很會教學生,想拜託孔子在“洛邑”期間幫忙教導一下自己帶過來的五十個孩子。
另外,孔子作為第一個大肆收徒的人,是不是有製作了一些教材?
智瑤自己要培養的班底簡直不要太多,琢磨著是不是能向孔子購買教材之類的。
“我欲效仿中都宰。”智瑤說道。
啊?
孔子、老子與諸人一塊愣住。
智瑤沒有講太多的大道理,直白說一個家族不能缺少人才,過來拜訪老子,又見孔子恰好在場,得知孔子有子弟三千想要其處獲得經驗。
老子表情奇怪地說道:“智氏大興矣!”
孔子則是一臉激動,應該是想著可算有人能理解自己了。
想辦大事對不對?怎麼能夠沒有志同道合的人。
沒有志同道合的人沒有關係,自己就培養出一批弟子!
“丘此來,求問諡伯陽於‘禮’。”孔子一臉的歡喜,又誠懇地對智瑤說道:“‘禮’為大,不知‘禮’則無以授業,貴可同求也。”
這話……說得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