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鼎做大做強,就得涉及各行各業,而且有時候投資還不一定要賺,變相輔助或不足另一方也很正常。

當然,目前龍鼎的發展方針還是以賺錢盈利為主,沒到版圖擴充。

只不過在有張龍充裕資金的基礎上,能較正常創投公司發展更快。

因為,張龍捨得砸錢。

……

“我不同意。”

泛海娛樂,朱倩在沉默良久後表態,“沒破產又沒山窮水盡,泛海還沒到要賣股權份額換生存的地步。”

李宏想要找靠山,相對來說是一條出路,但也會慢慢被蠶食。

大娛樂公司入駐後,勢必不會只拿份額不派人,會進董事會。

拉攏分化,逐漸蠶食。

“朱總啊。”

現在不是開董事會,只是李宏在辦公室裡與朱倩商量,稱呼很正式,“真的山窮水盡的時候,就是想賣也都賣不了一個好價錢,別說以後就是現在,泛海的體量與價值也不是很大。”

“現實很殘酷。”

挖名氣藝人,也得看泛海能不能有資源與渠道捧起來,不是單純錢給夠就會轉籤的,影視資源、廣告代言資源等等,在泛海沒前景誰會稀罕過來?

如果泛海有大量優質版權倒也還容易點,可除了稍微有點錢之外,好像沒有其它優勢,以至於很是蒼白。

更主要的,之前韓楓被打壓了下去,泛海沒能拯救,等於拋棄了。

種種原因,很難挖人。

“殘酷只是暫時的。”

朱倩倒不是因為賣股權份額不好,只是還不到時候,何況剛回國接手入駐泛海娛樂,就開啟賣股權份額。

那也太丟人了,起碼努力一把過後看看結果,別直接投降好吧。

就眼下來說,起碼泛海已經與一家公司能達成協議拍攝‘天劍’,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進步,一種破冰。

讓利一些,先把渠道關係打通並且維持,發展很快就能快速起來。

任何行業想要做大做強都沒那麼容易,遇到困難就割地舉白旗。

還不如直接解散得了呢。

……

“誒。”

問君能有幾多愁?

兩點一線,偶爾去去小熊或追風動畫的張龍,或許有一個答案。

那就是要多少就有多少。

小熊單車的發展擴充沒有什麼太大問題,森嶽還有另兩家資本,提供的渠道與資源保障,沒什麼大問題。

唯一的問題就是小熊單車體量擴大,涉及各方利益也就更復雜了。

除去張龍在外,只要小熊單車市場份額和市值,不斷上升就可以。

其它的不摻和不搭理。

但熊信是小熊單車的創始人,牛穎雖然心向熊信,但她是牛家之人,也都會有各自的利益需求,而三家資本機構入駐後,又多了三份利益分割。

六方,各有各的算盤。

資本是貪婪的,入駐小熊單車前別管說的再好聽,承諾的再好,但等入駐後隨著瞭解與熟悉,難免會想要掌控更多,拉攏或者分化等等,張龍作為大股東之一,自然是被拉攏的物件。

雖然不想摻和,但張龍還是得跟熊信保持一致,這樣才能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