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會,算是一般工薪階層比較期待的一個環節了,大多數公司在此之前都會讓各大團隊準節目,不會單純只是吃吃喝喝,聊聊業績發發獎金啥的。

雖然張龍其實不太喜歡這種形式主義,但年會等同於大型團建。

盛鑫,就入鄉隨俗吧。

……

“嗚嗚,羨慕。”

“我們這個小破公司沒年會,只有來年開工一個紅包,蛋疼~”

馬上就是年三十兒除夕,近幾天一些企業公司的年會場景,在網路上的熱度與話題,很是頻繁了不少。

新世紀,娛樂時代。

不可否認的是,哪家公司如果請到幾個明星藝人,話題就會很突出,畢竟普通行業的企業公司,哪有能力請到明星們出臺表演,天然具備著話題。

高價出場費請一些明星歌手站臺,這種現象也很普遍,有的是大公司有錢請明星,年會出場表演露面。

通常,根據咖位大小,十幾萬幾十萬,甚至再到上百萬,都有。

一線歌手,沒太可能。

到達這個咖位的不會輕易露面一些不在通告上的活動,或許錢足夠多的話可以,但一般還是會拒絕的。

畢竟現身某家企業年會現場的話,窮瘋了吧,啥場合的錢都賺?

就像有時候一些過氣的曾經當紅歌手,在某某縣城商演或什麼樓盤企業開售現身,走穴撈錢很是掉價。

畢竟之前可是很紅的。

只是如果不是真的人氣不再已經過氣,哪個又會去一些小縣城呢?

哪怕一場演出十幾幾十萬。

“講真,娛樂公司很少大搞年會,自家明星表演沒什麼可看的,平時都在一起相處,沒有期待感吧。”

“這年頭,明星們賺錢太容易了,露面唱首歌就能賺幾十萬。”

“我之前的公司年會就是,請了一個小有名氣的歌手,出場唱了散首歌拿了五十萬,簡直羨慕死人。”

“明星的高片酬高收入,說白了還是我們觀眾慣的,別否認。”

“就是!一邊抵制明星高片酬高收入,一邊還又去看人家的電視劇,聽人家的歌,雙標狗,最煩人。”

……

仇富,是社會常態。

現在其實還好,起碼明星藝人打出名氣也付出了很多,君不見多少藝校畢業連十分之一繼續從業娛樂行業的都沒有,能紅的更是不足百分之一。

二八定律,任何行業賺錢的都是一小部分人,只是明星藝人的收入基本是擺在了明面上,吸引了火力。

如今直播還沒有大行其道,基本都是一些電競遊戲直播,才起步。

等過幾年後,直播市場擴大做強,人人都是自媒體或成為網紅,長得好看隨便扭幾下腰就能快速爆紅。

或者莫名其妙冒出了個熱梗紅了,開直播撈錢或帶貨,大發其財。

寒門也好平民也罷。

十年寒窗苦讀,走入社會老老實實幹活工作賺錢,就這或許一輩子對大多數人來講都買不起一套房,月薪資能在五六千就算不少了,平庸無力。

但,若突然火了之後。

不需要多,只需要火一兩個月,就能算是個網紅,光打賞賺下幾十上百萬基本是沒有什麼問題,玄奇。

這就讓往上,對突然火了不知所謂的網紅,很多人仇富與諷刺。